1 / 6
文档名称:

1例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后谷丙转氨酶变化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例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后谷丙转氨酶变化分析.doc

上传人:贾赦 2022/5/3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例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后谷丙转氨酶变化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例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后谷丙转氨酶变化分析
丛占杰,张晓伟,孙洪帅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试验用药西妥昔单抗注射液1例患者应用后对谷丙转氨酶的影响。方法:晨起嘱患者空腹,采静脉血,带血凝后分离出血清,应用美国进口全自动生建议患者在用药前接受抗组***药物治疗,%***化钠溶液冲洗,对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1 h内患者状况进行密切监视,监测用药前用药中和用过药后1 h的生命体征变化。

晨起嘱患者空腹,采静脉血,带血凝后分离出血清,在2 h内检测完毕,仪器应用美国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XC800,试剂应用美国进口原装配套试剂。
2 结果
正常上机检测 ,其他标本谷丙转氨酶检测无异常信号,而该病人的谷丙转氨酶检测仪器报警显示谷丙转氨酶吸光度低,后稀释四倍重新上机检测谷丙转氨酶测得值为26 U/L正常。
3 讨论
西妥昔单抗(爱必妥)于 2006年 7月 22 日在中国正式上市,是重组人鼠嵌合型 IgG1单克隆抗体,高度特异性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FGFR)结合 ,抑制与受体相关激酶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细胞周期性进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3-4]。可单用也可与化疗、放疗合并使用。本院采用西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是由德国默克公司研发,勃林格殷格翰药业公司生产的在中国临床试验用药,与伊立替康联合用药适用于治疗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经含伊立替康细胞毒治疗失败后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新一代抗肿瘤药物。资料报道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的安全性不会受到伊立替康的影响,反之亦然。与伊立替康合用时,其他的一些不良反应为已知的伊立替康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72%,恶心55%,呕吐41%,黏膜炎如口腔炎等26%,发热33%,白细胞减少症25%和脱发22%。而且在国外临床上未观察到本品的性别差异,其所报道的肝胆功能障碍,肝酶水平升高(AST、ALT、ALP)非常常见(>1/10),但未报道其对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有影响,而我们在试验过程中有1例患者,男 ,72岁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行化疗,在化疗前检测ALT U/L(以前检测谷丙转氨酶均正常),在化疗3 d后检测肝功能:AST U/L,r-GGT U/L而ALT检测仪器报警显示ALT吸光度低(结果应该很低,DXC800生化分析仪谷丙转氨酶的测试范围为0~428 U/L), U/L,属于正常。后来笔者分析ALT的测定采用酶偶联速率法,ALT以丙氨酸和£-***戊二酸为底物,经ALT催化生成***酸与谷氨酸,再经LDH催化***酸还原为乳酸,同时伴有脱氢辅酶I从还原型(NADH)转变为氧化型(NAD+),340 nm测每分钟吸光度减少。而西妥昔单抗作用机制为:选择性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EGFR是细胞表面erbB受体家族中的一员是一个具有导致酪氨酸激酶活化的细胞受体,主要参与细胞的增殖、生长、迁移、浸润与存活。当 EGFR与配体―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生长因子结合,受体发生磷酸化引起细胞内一些适配器分子与之结合,或与其他受体分子形成各种同源或异源二聚体,从而引起下游一系列信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