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丁桂儿脐贴外敷神阙穴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丁桂儿脐贴外敷神阙穴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doc

上传人:qvuv398013 2022/5/3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丁桂儿脐贴外敷神阙穴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丁桂儿脐贴外敷神阙穴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钱宝美,周泉良,王艳玲,许正香[摘要] 目的:观察丁桂儿脐贴外敷神阙穴对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60例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红霉素静滴,实验组30例丁桂儿脐贴外敷神阙穴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钱宝美,周泉良,王艳玲,许正香[摘要] 目的:观察丁桂儿脐贴外敷神阙穴对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60例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红霉素静滴,实验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丁桂儿脐贴外敷神阙穴。结果:%,%,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外敷丁桂儿脐贴对改善红霉素的胃肠道反应疗效明显,简单易行。
[关键词] 丁桂儿脐贴;神阙穴;红霉素;胃肠道反应
[中图分类号] R2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095-02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发病率逐年上升[1],临床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是红霉素,其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尤以胆道中浓度为高,其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2],同时疗程较长,小儿常难以忍受。丁桂儿脐贴具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之功效,可通过神阙穴吸收达到中医内病外治的作用。2009年10月~2010年6月,本院儿科在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同时加用丁桂儿脐贴,以预防红霉素的胃肠道副反应,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60例患儿均为本院住院患儿,男34例,女26例,∶1;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6岁,;病程最短2 d,最长8 d, d。用红霉素前两组患儿均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未使用其他影响胃动力的药物,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具有可比性,见表1。
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儿科学》第七版诊断标准诊断[3]。
治疗方法
红霉素按20~30 mg/(kg?d)加入5%葡萄糖液体中,使其浓度为1 g/L,输液滴速为1~3岁6~10 gtt/min、4~6岁12~15 gtt/min、>6岁20~25 gtt/min。观察组在输注红霉素前15 min将丁桂儿脐贴贴于脐部,每天1贴,冬季静点红霉素过程中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外加热水袋增加疗效。

以患儿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胃痛、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来判定疗效[4];无反应:未出现胃肠道反应;轻度: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完全能忍受;重度:出现明显的胃肠道反应,不能忍受。

()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见表2。%,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