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训诂书?黄侃认为: 一切文词学术, 皆以章句为始基; 25 种书可以囊括一切, 是治各门学问的根柢, 这 25 种书为: 经学十五书( 十三经加? 大戴礼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 子部二书(〈庄子〉、〈荀子〉); 集部二书(〈文选〉、〈文心雕龙〉;小学二书( 〈说文〉、〈广韵〉)。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前面讲的训诂专书, 一种是注释书, 它们解释字义的大原则虽然一致, 方法却不尽相同。训诂专书是脱离了某一具体的解释对象而做总括性的训解, 因此它的训释趋于一般,不可能照顾到某一词语在某一句子、篇章乃至整部书里的有个性的用法;而注释书则因依附它所训释的对象而进行解释, 所以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 结合文章解释得比较深入细致。一、训诂学专书训诂专书指的是纂集训诂资料而形成的训诂著作,具有工具书性质(1)字书字书是解释文字形音义的专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字典。字书的主要内容是释义, 所以也属于训诂著作。著名的字书主要有《说文解字》、《玉篇》、《类篇》、《康熙字典》等。《说文解字》: 是我国第一部字典,编者是东汉许慎。此书共十四篇,加序共十五篇,收字 9353 个,重文(异体字) 1163 个。提出了“六书说”。?《说文解字》的体例: 《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下面用“某也”的格式来释义。凡说“某也、某也”都是讲字义的,凡说“象某、从某”都是讲字形的,而字义与字形又都是统一的。如: “束,缚也。从口木。”前句是解释字义,后者是解释字形。?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著名四大家和五部书是: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2) 韵书与类书 ,只不过是按字音编排的,实际上是同音字典, 古代重要的韵书有《切韵》、《广韵》、《集韵》等 1、《集韵》 : 类书就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宋初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3) 一般辞书: 1、《经籍纂诂》(清)阮元主编-2- 内容所收资料为唐以前的古籍,是纯客观的训诂资料汇集,没有编者的自己的解释。训释材料的收录范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唐以前经史子集注疏中的训诂资料第二、古籍正文中的训诂资料第三、训诂专书的训诂资料 2、《经传释词》(清)王引之撰这是一部对虚词进行精深研究的专著。专为补充或纠正前人对西汉以前典籍中虚词注释的不足或错误而作。共收西汉以前典籍中难释的虚词 160 个,以中古三十六字母顺序排列,分成十卷。该书的释词方法有举同文以互证、举两文以比例、因互文而知其同训、即别本以见例、因古注以互推、采后人所引以相证等六种。?二、注释书?(一)五经正义: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被儒家奉为经典。到了唐代由于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命孔颖达对前代繁杂的经说进行统一整理, 融合各派经学的见解, 编出了统一的五经正义,即《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正义就是准确解释经义并对前人注释中的讹误加以绳正的意思) ?关于“传、注、笺、疏”的解释: ?传: 是传述之意,用以解经。?注: 本义是灌注。在解释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