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Harold Koontz,1908-1984)1961年12月发表于美国《管理学杂志》上的文章,题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在上文中,孔茨将二战后西方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6个学派。到1980年,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认为,管理学派的数目已不止6个,而增加到11个。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的丛林
国内外多数学者同意将《管理理论的丛林》中的诸家观点归纳划分为六大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该学派认为,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
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美国的高级经理人员和管理学家;被后人尊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社会系统学派
巴纳德理论要点:
社会系统学派的基本观点是: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使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问题。
。
: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
。
巴纳德组织理论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他对后来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等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詹姆士·马奇
赫伯特·西蒙(Hebert Simon) 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教授
简历:
赫伯特·西蒙是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
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
他早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于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
自1949年担任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与心理学教授,他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决策理论学派
主要观点:
由于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因而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而管理又是以决策为特征的,所以应该围绕这个核心来形成管理理论。
决策理论学派
西蒙代表作《管理决策的新科学》,提出以下观点:
管理与决策是同义词
(Management is a synonym of decision making)
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瞬间
决策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决策中的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准则)
最优不存在
找最优成本太高
系统管理学派
理论要点
1. 强调从系统观念上给管理人员提供一种思想方法,提供一种把企业内外环境、各种因素作为整体进行考虑的结构;
2. 企业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一体化系统,它是一个由许多分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3. 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受环境影响,也影响环境。它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的平衡。
代表人物: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等人。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的特点
有一定的功能
相关元素组成
总体大于元素之和
系统可是子系统
系统可有子系统
求系统最优
管理的特点
有一定的目标
有分工协作的部分
管理出效益
可有分部门
可有上级
求最大效益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工程:是系统思想、理论、方法在人类实践中的综合运用。它立足于总体协调的需要,既兼容"老三论"、"新三论"等多种理论优势,又吸收应用数学、运筹学等多种数理方法,还应用现代技术,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基础理论、策略、方法等进行系统集成,科学处理和解决自然和社会问题。
总体大于个体
局部最优不是全局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