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并购管理
一、企业并购的基本含义。
企业并购是兼并收购的简称,通常把两个以上的企业因股权结构、资产债务,控制权等变动而进行的各种资产重组活动统称为企业并购。
二、并购的交易方式
企业并购的实质就是企业方式得以实现。
(一)产权转让。
1、含义:国有产权转让,又称国有资产转让,是指一种须经审批(或授权)并经一定的法定程序,由法定中介机构或政府委托机构进行的以国有资产产权为对象的交易活动。
2、国有产权转让的原则。
(1)经济结构调整原则
(2)等价交换原则
(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原则
(4)维护所有者权益原则
(5)产权权属清晰原则
3、国有产权转让的基本形式。
(1)拍卖。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目的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2)招投标。是以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方式邀请投标人进行投标,通过开标、评标和中标等环节,确定购买者的交易形式。
(3)协议转让。是指国有产权转让方与受让方进行充分协调,依法妥善处理转让中所涉及的相关事项后,通过草签产权转让合同实现产权交易的形式。
(二)产权置换
国有产权置换是指资本总量不变,通过部分或全部产权的转让实现产权结构的调整,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国有产权置换的结果是国有资本的持股主体将转让产权所得的资金收回,或用于还债,或用于安置职工,或用于新的投入。
国有产权置换的规则包括限制规则、交易规则和定价规则,缺一不可。
(三)无偿划转
无偿划转是国有资产管理领域专属名词,指国有企业或部门因重组兼并或撤销等业务将国有资产在不同企业部门间调配并不给调出方支付任何代价的行为。
无偿划转包括无偿划入和无偿划出两种情形。
第三节 国有企业集团产权管理
一、企业集团的概念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通过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方式,把多个企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法人联合体。或者说,企业集团是在经济上实行统一控制,而在法律上成员企业又各自保持独立的多法人联合体。
二、国有企业集团产权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国有企业集团产权管理,又称企业集团的国有产权管理,是指国有资产所有者对多元产权管理主体、多种资产经营内容、多种资产组织形式、较大资产经营规模(多个行业区域)、多层次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的管理。
国有企业集团与非集团化国有企业的不同。
1、资产的经营方式不同
2、资产的经营组织形式不同
3、资产的经营规模与结构不同
4、资产的产权关系不同
5、资产的产权管理主体不同
从以上基本特征分析,国有企业集团产权管理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其一是国家对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母公司)的产权管理。这主要涉及政府作为国家代表如何对国有企业集团行使产权管理职能的问题,可称之政府产权管理层次;其二是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对集团成员企业的产权管理,可称之为企业集团内部产权管理层次。
三、国有企业集团产权管理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直接的产权管理形式
所谓直接的产权管理形式,就是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通过中间环节,把国有资产直接委托给企业经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则通过确定经营指标,结台一定时期的产业政策,控制投资力度,调整国有资产的存量和增量。
企业集团采取产权管理机制直接进入企业形式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1)政企职责分开
(2)完成规定的清产核资
(3)集团公司及各成员企业存在产品、技术等内在联系。
(4)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中有重要地位且具有竞争性。
(二)间接的产权管理形式。
政府作为国家代表,只是集团公司(母公司)的直接产权管理主体,而对于集团内部子公司、孙公司占用的国有资产,则是借助于集团公司(母公司)间接进行产权管理。
这种间接的产权管理形式有两个特点:一是集团公司(母公司)只是一个企业,而不是政府部门;二是企业集团内的国有资产并不集中于某一企业,而是分散于多个企业之中,甚至还有非国有资产相互融合,使得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管理对象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性。
四、国有企业集团产权管理的规定。
1、加强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
2、财务隶属关系统一
3、实行利税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
4、统一承包
5、统借统还
6、可以建立财务公司
第四节 国有控股公司产权管理
一、国有控股公司的概念和特点
(一)控股公司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概念
控股公司,是指通过持有其他公司一定份额普通股股份,进而达到控制和掌握其他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权和管理权,以获得投资收益目的的公司。按控股公司的所有制性质划分,可以划分为国有控股公司和私人控股公司两类。
国有控股公司又称国家资本控股公司,是指由政府出资建议,通过持有其他公司一定比例股份,进而实现对其他公司控制和管理的国有公司。通常,国有控股公司是政府的独资公司。或者说,国有控股公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