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doc

上传人:迎春文档 2022/6/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摘要:企业作为“理性的经纪人”,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于是企业就有必要进行税收筹划。而企业在熟知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对税收政节省费用开支,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还可以使纳税人根据国家税收政策导向和立法意图行事,达到或接近国家通过税收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
(二)纳税会计和税收筹划的关系
前面提到纳税会计的工作过程可概括为基于税法的税收分析过程和基于会计准则的信息记录过程,从这两个过程出发都可以进行企业的税收筹划。

税收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根据国家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体现了国家的政策意图。以***为例,如果国家为了控制对烟酒的消费抬高了这两类商品的消费税税率,纳税人经过权衡决定通过减少对烟酒的消费以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这样的税收筹划便实现了国家的政策意图。同样的,企业也可以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来安排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得税收利益,如根据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的资源投入国家鼓励的领域,或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分析其对企业利润和税负的影响从而提前对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安排等。
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并非以一一列举的方式详尽的规定了所有业务的处理方式,而只是提出了原则性的方法,所以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记录时需要针对所发生的事项进行职业判断,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可控性,即针对同一个经济事项,会计的记录方式可能不唯一且都符合会计准则。而符合会计准则前提下对会计信息的控制可能会导致同一经济事项税收结果的不同,这便属于企业的税收筹划范畴。引例中的两个会计处理方法就造成了企业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不同,这恰恰属于根据会计信息可控性进行的税收筹划。
与其他税收筹划活动相比,基于会计信息控制前提下的税收筹划一般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影响较小,且成本较低,但目前很多企业仅仅看到了纳税会计计量和核算的作用,忽视了其税收筹划的功能,从而导致纳税会计的目标不能完整地实现。
三、企业在纳税会计工作中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符合会计准则和税法
税收筹划最大的特点是其合法性,若其不符合税收法规,最终便会转化为偷税、漏税、骗税等违法行为,轻则处以罚款、行政处罚,重则处以刑事处罚。企业还要特别注意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二者都符合税收法规,但避税又可分为符合国家立法意图的避税和违背国家立法意图的避税。前者是受到国家鼓励的经济行为,税务部门往往对其不加以干涉;而后者是利用税法的漏洞或缺欠,通过“钻法律的空子”进行的避税行为,税务部门要对其进行反避税。我国的税法和政策文件中没有对“避税”进行明确的定义,但有的学者将税收筹划等同于避税的前一种形式。因此企业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要避免利用法律盲区进行看似“合法”的避税行为。
纳税会计离不开稅收分析和信息记录两个工作过程。我国的税法中对会计准则采取容纳态度,即税法有规定的,按税法的规定处理,税法没有规定的,按会计准则中的有关规定处理,期末时在会计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这就容易造成业务处理过程中税法和会计准则的混淆。且我国现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