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docx

上传人:lajie 2022/6/1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
月是家乡明的上一句
月是家乡明的上一句更新时间:2017-02-23 14:17:43月是家乡明的上一句  月是家乡明的上一句:
  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唐代)
  戍鼓断人行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
月是家乡明的上一句
月是家乡明的上一句更新时间:2017-02-23 14:17:43月是家乡明的上一句  月是家乡明的上一句:
  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
  月是家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今夜霜露特别白,仍是家乡的亲切,月亮也是家乡的光明。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缺,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杜甫有四个弟弟:颖、观、丰、占,这时只有杜占随着地,其他三个散居在山东、河南。这首持抒发了诗人对诸弟及家乡的怀念。
  诗一齐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涯孤雁的叫声不仅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原来就荒芜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寂静。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这首诗的第一句戍鼓断人行,在一起先就点出了深夜和战时那种戒备森严、冷清的样貌。其次句的边秋和雁声则更加说明白他在怀念他的手足时候的季节和地点。当时的季节正好是秋天,花草树木都起先凋谢,而自己又是身处在边疆,再加上孤雁凄惨的哀叫声,就更令人觉得空虚孤独了。
  露从今夜白这一句,则是写出了当时的节气,而白露又能够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应,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由白色这个颜色来感受出当时那种冷清的样貌。最终四句,杜甫则是在描述他思念兄弟的情怀。因为斗争的关系,他和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第六句的无家则让人更觉得悲伤,因为他不仅仅和亲人分别,连老家也都因为斗争的关系而破坏了。最终两句,他则描述出因为斗争的关系,又收不到家书,因此对大家的安危感到非常忧心的心情;特性是第八句的未休兵三个字,又能够和第一句相互呼应,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的完整。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家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家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确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家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但是是今夜露白,家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格外矫捷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擅长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那里也能够看出杜甫化平板为奇妙的本事。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