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2011年防洪度汛措施预案及演练方案(梅州).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1年防洪度汛措施预案及演练方案(梅州).doc

上传人:wo1230 2017/4/2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1年防洪度汛措施预案及演练方案(梅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2011 年防洪度汛措施预案及演练方案( 梅州) 梅州城区广州大桥工程安全度汛应急预案一、编制依据 1、[ 水文证乙字 440410 号] 梅州市广州大桥防洪评价报告; 2 、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3 、梅州市梅江广州大桥段水文资料; 4 、施工现场及工程实际情况。二、概述 1 、工程概况梅州城区广州大桥南端连接中环东路(站前东路) ,与金燕大道(梅湖公路) 相交后, 往北经过马鞍山西侧, 跨越梅江, 止于芹黄区规划主干道。主桥采用独塔单索面斜拉桥, 主塔墩 Z8 距离东岸较近, 约 106 米, 边墩 Z7 和引桥墩 Z6、 Z5 位于梅江河道中, 施工采用钢平台作为施工平台和钢桥作为施工便道。钢平台高程 , 与梅江防洪大堤同高,两边加工场高程 76 米,均高于梅江警戒水位。梅江汛期较长为每年的 4月 15 日至 10月 15 日,对广州大桥工程而言, 能否安全度汛, 将直接关系到本工程的施工进度、两岸的人员及财产安全, 因此在汛期施工期间做好应急预案安全渡汛工作是重中之重。项目施工过程中, 项目部将积极配合业主、水行政管理部门做好相关安全渡汛工作,确保防洪安全。贯彻落实“安全第一, 常备不懈, 以防为主, 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 立足来大水, 防大汛, 是我们做好度汛工作的基础和准则。结合现场及工程实际情况, 编制本度汛措施, 以指导防洪度汛工作。本工程防洪度汛重点根据梅州市梅江防洪度汛要求并结合东岸防洪实际情况, 充分考虑防洪度汛重要性及可能造成的重大后果,确定东岸防洪度汛重点: 1 .保证结构安全:本工程汛前必须采取确实可行的有力措施, 确保东西两岸钢平台的安全。 2 .确保施工期间的施工人员与财产安全:主要包括两边平台、东岸钢筋加工场地、挡土墙施工段的安全保障。 3 .制定可行的防洪应急措施:包括汛期提前或发生超标洪水的防洪抢险措施,以及确保东西岸防洪堤及人员、设备、财产的安全。汛期主要施工的工程项目: (一)汛期主要施工部位: 目前正在施工的部位有: 西岸挡土墙桩基础施工、西岸引桥桩基础施工、东岸主塔施工、主桥箱梁施工、东岸引桥墩柱盖梁施工等。(二)保证措施建立健全防洪渡汛领导机构,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协调和处理施工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在汛前狠抓防洪工程的施工进度, 实行工期目标管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计划、检查、考核和奖罚制度; 并积极做好汛前各部位的预防工作。汛期时另成立防洪突击队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五、汛期施工安全措施(一)东岸加工场区域由于东岸加工场地布置于河滩之上,所以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为了确保施工人员、设备及其它临时设施的安全, 施工场地设计高程高于梅江防洪度汛警戒水位。在满足度汛高程的同时, 做好排水、挡水措施,准备好人员、机械、材料的转移工作。(二)水中钢平台根据[ 水文证乙字 440410 号] 梅州市广州大桥防洪评价报告, 东西岸水中钢平台设计高程为 米, 高于十年一遇水位 米, 且钢平台与梅江防洪大堤同高,所以防洪的重点是减小钢平台的阻水面积,保证钢平台的稳定性。(三)水中钢板桩围堰根据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围堰时间在 8 月~ 9月, 因为围堰位置江水较深, 阻水面积比较大, 在满足度汛高程的同时, 主要做好钢板桩围堰的加固、迎水面导流工作, 洪水来临时, 应暂停施工, 向围堰内灌水,保持围堰内水位与梅江水平面一致,保证围堰安全。(四)挡土墙施工西岸挡土墙施工位置处在污水处理厂边,紧邻污水排放的河涌, 在汛期施工时, 做好场地排水的同时, 在靠河涌边上用沙包垒一道护坡, 防止河水冲刷。因场地高程较低, 洪水来临时, 及时转移人员与机械设备,确保安全。(五)其它保障措施————————————————————————————————— 1 、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防洪及其它气象灾害的法令与规定,实行领导负责制,建立防洪及防气象灾害指挥系统。 2 、加强组织领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洪、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抗洪防汛意识和警觉性。 3 、积极与当地气象局联系,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并向各施工队发布信息。 4、建立各级防洪及防气象灾害组织机构网络, 确立工作责任制。 5 、发生洪涝灾害后,单位领导要亲临一线指挥抗洪抢险工作。 6 、统一指挥、调度人员、车辆、物资。对特殊险情地段进行加固救护。 7 、确定安全区域,封闭现场疏散人员;把现场的施工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8、坚持值班制度, 遇有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修, 并及时与监理、业主、当地政府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