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手足口病.ppt

格式:ppt   大小:1,936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足口病.ppt

上传人:落意心冢 2022/6/2 文件大小:1.8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足口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一、 手足口病的定义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等。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循环衰竭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潜伏期10-15天,无前驱症状,常突发高热,体温上升至39-40度,3-5天体温骤退时出疹,先发生颈部-躯干-上肢下腿-面部。疹形为玫瑰红色斑丘疹,无内疹。合并有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气管炎。
七、留观或住院指征 (一)留观指征。 3岁以下婴幼儿,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留观。乡镇卫生院如发现符合留观指征患者,应立即将其转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内; 2.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3.发热、精神差。
(二)住院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住院,应立即将其转至指定医疗机构。 、易惊、烦躁不安; 、瘫痪; 、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 、肺炎。
八、小儿危重患者的早期发现 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开展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年龄小于3岁; (二)持续高热不退; (三)末梢循环不良;
(四)呼吸、心率明显增快; (五)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八)高血压或低血压。
九、临床治疗 按临床表现主要包括4个阶段的治疗。 (一)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阶段。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予相应处理。
(二)神经系统受累阶段。 该阶段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呕吐、精神差、易激惹、嗜睡、肢体无力、肌阵挛、抽搐或急性迟缓性麻痹等。 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每4~8小时一次,20~30min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速尿;
,总量2g/kg,分2~ 5天给予; ,参考剂量:***强地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mg/(kg·d);~/(kg·d),分1~2次。重症病例可给予短期大剂量冲击疗法;
4.其他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安定、鲁米那钠、水合***醛等);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注意严重并发症。
(三)心肺衰竭阶段。 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心率快、吐白色或粉红色血性泡沫样痰、出现肺部罗音增多、血压明显异常、频繁的肌阵挛、惊厥和/或意识障碍加重等以及高血糖、低氧血症、胸片异常明显加重或出现肺水肿表现。
,吸氧; ,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小儿患者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20~30cmH2O,PEEP4~8cmH2O,f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左右。以后根据血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4.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
-30度,保持中立位;插胃管、导尿(禁止压迫膀胱排尿);
6.药物治疗。
; ,必要时给予冲击疗法; ;
: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多巴***、多巴酚丁***、米力农等药物;酌情应用强心、利尿药物治疗; ; :可静脉应用西咪替丁、洛赛克等; ;
,必要时可皮下或静脉注射胰岛素; ; ; 。
(四)生命体征稳定期。 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但仍有病人留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做好呼吸道管理,避免并发呼吸道感染; 2.支持疗法和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的药物; 3.功能康复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十 、预防控制原则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
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
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