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第四章剩余价值理论.ppt

格式:ppt   大小:6,900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章剩余价值理论.ppt

上传人:我是药仙 2022/6/2 文件大小:6.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章剩余价值理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剩余价值理论
生产和再生产A 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
A 的价值

生产和再生产A 所花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的恢复、保持和延续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
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
6
12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m'
=
6小时
6小时
100%
=
0
6
6
3
15
12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m'
9小时
=
6小时
150%
=
限制劳动日延长的因素
生理因素
0
24
家庭生活、社会活动时间
吃饭、睡觉、休息时间
社会道德因素
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力量的对比,将最终决定工作日的长度。
10小时---12---14---16---
1866年 美国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日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整个劳动日长度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工 作 日(小时)
0
6
12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0
4
6
12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m'
8小时
=
4小时
200%
=
m'
=
6小时
6小时
100%
=
形成相对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降低劳动力价值
降低生活资料价值
提高社会
劳动生产率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社会价值的差额
超额剩余价值
生产产品
W
总价值
W社会价值
W个别价值
超额m
一般
企业
20斤
棉纱
个别企业
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40斤
棉纱
60元
(48c,6v,6m)
3元
3元
0
108元
(96c,6v,6m)
3元

12元
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相对比较长期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是个别企业资本家获得的,它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条件
区别
相对m和超额m的关系
联系
相对m和超额m的关系
全体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途径实现的
四、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
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的必然后果
再生产
不断更新和不断重复的生产
一般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m’=100%,积累率50%
一 100 80C+20V+20m=120
二 100 80C+20V+20m=120
三 100 80C+20V+20m=120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指资本家不是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扩大进行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m’=100%,积累率50%
一 100 80C+20V+20m=120
二 110 88C+22V+22m=132
三 121 ++=
10
10
8△c
2△v
11
11
△c
△v
…………
20m
22m

accumulate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实质:把剥削的结果作为剥削的手段以便进行更多的剥削.
资本积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必然性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了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为此,资本家必须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资本总额。
2、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的进行资本积累,购置先进的设备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
资本积累的原因
内在动力
外在压力
资本增殖
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级分化的原因
2、资本主义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3、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必然被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
社会两极分化
资本积累必然后果
资本家财富的增长
产业后备军及其贫困的增长
相对
过剩
人口
产生
资本积累
一般趋势
资本
有机
构成
提高
失业
现象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用公式C/V表示
资本
物质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