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罪犯群体心理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罪犯群体心理探讨.doc

上传人:aihuichuanran1314 2022/6/2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罪犯群体心理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第  页
罪犯群体心理探讨
王小雷
内容提要:罪犯在服刑改造中,是以群体形式进行学习、劳动和交往的。因此,罪犯群体对罪犯个体心理的发展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在此,笔者就罪犯群体的心理变化及其作用发表些愚见。
一、堪忧而惶惑、动摇,虽然不同罪犯的改造态度与动机各异,但现实存在的强烈刺激使绝大多数服刑者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特征,即罪犯心理。
  三、罪犯心理的实质
  罪犯群体心理是由罪犯个体心理聚合而成,而罪犯心理又是由犯罪心理、常态心理、刑罚承受者心理所构成,这几种心理之间,即是并存的,又是相互矛盾的,因此,罪犯群体心理并还是凝固不变的,它也是由个别心理的转变而转变的,它处在一种过渡形态,实质上是一种复合的、矛盾的心理。据心理学家们研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还未发现其他类型的人,其心理内容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例如罪犯中经常存在的犯罪心理和改造心理)“复合”而成,其心理矛盾冲突广泛、经常而激烈。
  “复合”的心理,其含义是说,在押罪犯的心理是他们的“过去”(犯罪)和“现在”(受刑)心理的复合。这就表明,在同一主体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很不相同的心理。过去因犯罪而获得的利益和种种“快乐”,虽然从现实生活中消失了,但在罪犯的记忆中并未消失,心理烙印还很深。长期以来,形成的消极个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种种心理定势和行为动力定型仍然存在。这些现象自然的带入监狱里,直接影响罪犯群体的改造环境。
6
第  页
  罪犯在服刑期间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因素,实际就是刑罚惩罚和改造教育的心理效应,它是对原有消极的反社会的心理因素(犯罪心理的否定)。犯罪心理和改造心理虽然暂时并存,却互不相容,充满了矛盾斗争。罪犯既要留恋“过去”(犯罪与“快乐”),又要忘掉或否定“现在”(服刑与改造),而这是难以办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罪犯如果承认并面对现实,接受和顺应改造,就必须批判和否定过去,这样做无疑是十分痛苦的,必须遇到强大的心理阻力。
  总之,服刑期间的罪犯心理,是关押处遇中,严峻的客观现实和犯罪主体各种心理、需求之间种种矛盾的反映,是一种复合的,充满矛盾斗争,错综复杂的心理。
  四、罪犯心理的基本特征。
罪犯心理作为一种特殊人群的类型心理,必定和社会普通人群的心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押罪犯的心理,首先是和剥夺人身自由联系在一起的,承受刑罚的心理。自由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剥夺自由对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它不仅给罪犯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会使他们痛切地感到诸多不便,正常的生活需求因此受阻。笔者将承受刑罚心理归纳为三个典型表现:
  一是焦躁不安的心理。这是因欲求不满所引起的挫折心理状态,表现为心绪烦乱,不能冷静思考,理智性差,容易引起攻击行为(包括对他人的攻击和自我惩罚行为)例如狱内的自杀、脱逃等。或者在强者面前屈从,从弱者面前肆意发泄、凌辱他人。这种焦躁不安的心理因人而异,表现程度不同,有时会出现缓解,但难人。
7
第  页
  二是期望变化的心理。监狱生活是单调、枯燥、乏味的。罪犯每天过着周而复始的监狱生活,抑制着过多的需求,既不愿意,又无可奈何,除少数人因此精神异常变得麻木不仁,听天由命地打发时日外,许多罪犯还是不由自主地期望发生某种变化,以打破这种沉寂和压抑。期望变化的实质是渴求重新获得自由,在渴求自由不可得的情况下,则希望自己的境遇有所改善。例如,正申诉的罪犯希望获得改判,未申诉的罪犯盼望国家放宽刑事政策,对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量刑,予以减免刑罚;重刑犯盼望改善狱内生活,放松管理。总之,他们一切都以摆脱或减轻牢狱之苦,获得某种程度的自由与改善为止目的。
  三是自身心理由于罪犯自身社会地位低下,服刑生活艰难,无望,原有的企业与追求难以实现,从而导致悲观失望情绪和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直接结果是不思改造,混刑度日,有的甚至不顾脸面,破罐破摔,只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
  但在罪犯群体中,因每个罪犯情况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例如:因刑罚轻重的不同,恶的不同,他们的服刑布朗族 改造心理也有较大的差别。
  在押罪犯的心理,因监狱的服刑环境、生活条件、管理等级、教育措施以及本人对劳动生产的适应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服刑环境、生活条件较好,改造情绪较稳定。反之则苦闷沮丧,对劳动生产不感到听力、管理上放宽,或者受到表扬奖励,改造积极性高,反之则改造积极性降低,压抑感加重,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和反改造心理,导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8
第  页
  罪犯群体中,也是其原有犯罪心理的延续。尤其是那些惯犯、累犯、职业犯和恶习很深的罪犯,他们的犯罪经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