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这个地方,有一副对联。联曰: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杜甫杜甫杜甫( 712 -770 ),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人,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 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 712 -770 ),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人,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 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杜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 712 — 770 )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其主要作品有“三吏”“三别”等。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著有《杜工部集》。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草堂杜甫草堂?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 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唐肃宗信任宦官, 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