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摩梭人的转山节.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摩梭人的转山节.doc

上传人:丰儿 2022/6/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摩梭人的转山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摩梭人的转山节
冷文浩 这天是摩梭人最虔诚的一天,也是他们吃饭最讲究的一天。这天也是泸沽湖畔的情人节,许多爱情都是在这天产生。
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崇信万物有灵的摩梭人都要举行盛大的转山节活动。8月29日,我们带着诸多摩梭人的转山节
冷文浩 这天是摩梭人最虔诚的一天,也是他们吃饭最讲究的一天。这天也是泸沽湖畔的情人节,许多爱情都是在这天产生。
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崇信万物有灵的摩梭人都要举行盛大的转山节活动。8月29日,我们带着诸多好奇,走进了这一盛会。

奇特的走婚****俗

转山节的头一天,摩梭人就开始准备转山所用的东西,他们砍下长竹杆,剥下竹叶,只留下竹杆尖上的竹叶,然后绑上金幡,用一只口袋装上五谷杂粮,杀猪宰羊,准备好第二天转山时的食物,然后把马喂得饱饱的,早早地入睡了。

清晨天空刚露出鱼肚白,许多游人都还在梦中,一串串的马铃声便打破泸沽湖的宁静,一个村一个村的摩梭人有的牵着马,有的骑着马,穿着艳丽的服装,带着丰盛的酒肉佳肴,成群结队地向着他们心中的圣山格姆女神山进发。
这时候,有心的小伙一定要等到心中爱慕的姑娘,而姑娘也要在包里装上一条花腰带,看是否能遇见心中的白马王子。因为这天也是泸沽湖畔的情人节,许多爱情都是在这天产生。
在中国大地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泸沽湖的摩梭人家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时的“阿肖”婚姻形态。
“阿肖”是摩梭人中有情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其特点是亲密伴侣之间不存在婚嫁,、住宿,第二天早晨回到自己家中。因为是由男方的“走”来实现婚姻,所以当地人称之为“走婚”。一个男子或一个女子的“阿肖”数目有多有少,双方的“阿肖”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种婚姻关系不受家长、亲族的干预和强迫,也不注重门第。身份和地位,选择上较为注重对方的才干、人品、外貌等。“阿肖”关系的建立较为自由,一般多在日常生活。劳动和转山转海等节日中建立,大多以女方的爱憎来取舍,男方向女方赠送头巾。衣物、糖果等,如果女方乐意接受,便可建立“阿肖”关系。
“阿肖”关系的建立比较自由,解除也很方便。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双方觉得感情不好,性格不合,任何一方都可以结束这段婚姻关系。,就算解除婚约。

摩梭人的格姆女神

传说,格姆有闭月羞花之貌,又有慈悲之心。她是摩梭人的美神和守护神。
关于格姆女神的传说有很多版本。据说,有一次,她的情人瓦如普那来走婚,他们久别重逢,彻夜难眠,不觉间公鸡已啼呜。瓦如普那匆忙上马,因为天亮后他就无法动弹。驱马驰骋中的男神回头望女神时,突然马失前蹄,跌下了一个深深的山谷。就在那一瞬间天光大亮,男神再也回不去了,成了一座依依不舍的雕像。女神望着望着,流下了相思泪,泪水积满了那马蹄窝,泸沽湖便诞生了。后来守望的女神化作狮山,守护着这里的摩梭人。
转山节源于摩梭人最初的自然崇拜,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最初不是集中于格姆山,而是哪个村靠着哪座山便敬拜那座山。中唐以后,泸沽湖曾为土番所据,随着佛教的传入,转山节逐渐附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整个泸沽湖人转山时皆集中到格姆山,因为生活在格姆山下的泸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