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并购会计论文: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经济后果分析
摘要: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合并时的会计方法主要有两种:购买法和权益结合 法,本文主要是探讨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基本原理和对企 业价值的影响,并对会计合并方法进行简评。
国采用权益结合法的条件。在对合并会计方法的经济后果研究中,吴玉心 C2002)认为,在我国特别的证券市场上,由于在我国净利润相关的财务指标是 再融资“、保牌”、“摘帽”等行为直接的衡量标准,同时由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 存在“功能锁定”现象,权益结合法的经济后果更为显而易见。黄世忠、陈箭深 等(2004)认为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特殊的融资和监管环境下具有严重的 经济后果。随着我国企业控股合并的出现和国际上对股权联合法讨论的升温,我 国会计学界关于合并会计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如陈信元、陈冬华C2000)针对我 国首起换股合并案例,在参照美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基础上,从控制权与规 模、合并的形式要求两个角度分析了清华同方与鲁颖电子换股合并的会计方法选 择的合理性,并对我国换股合并的诸多问题提出建议。
二、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 或更多的人(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代理人)代表其来履行某些义务,包括将 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JensenandMeckling,1976)。按照代理理论,委托人和 代理人都是经济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但是经理与外部股东的利益效 用函数并不一致。委托人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债权人的目标是企业能正常 经营从而能到时还本付息,代理人则追求更多的闲暇和较高的报酬。因而代理人 不会总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出现代理人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使自 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这就产生了代理问题。为了有效地缓解代理问题,委托人 往往会通过订立各种契约的方式来监督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一方面,许多契约 的形成和考核都是建立在会计信息系统基础上的,在契约中,需要规定一些指标 来约束代理人的行为,考核和评价代理人的业绩。而这些指标大多是由会计信息 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如利润指标、成本指标等,它们既是会计信息,又是契约 的一部分。委托人判断代理人是否为企业努力工作,是否按委托人的利益进行经 营决策,主要依靠会计信息的披露。通过会计记录、计量的有关数据,委托人可 以了解代理人的行为决策,明确代理成本和代理效益,增加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 的信息透明度,更好地约束各自的行为。由于外部股东不能直接观察经理的行动, 他们就愿与经理签订契约来对经理进行监督,为了报告受托经管责任并争夺市场 资本,上市公司及其管理者有动力披露大部分信息,至于不足的部分可以通过个 人契约进行弥补。由于监督代理契约的执行要耗费成本,这些成本不但会降低投 资报酬,还有可能降低经理的奖金、分红和其他报酬,因此经理就有使监督成本 保持最低的动机。因此可以认为,会计信息并非仅描述经营活动的现实情况和成 果,事实上将“界定”这些数据后面可能产生的当事人行为或经济后果。由于不 同会计方法程序将导致不同的会计数据或信息披露,会计政策的制订或选择将涉 及不同人士或团体之间的利益比较与权衡。
有效市场理论20世纪以法玛(Eugene Fama)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 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