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魅力太湖.ppt

格式:ppt   大小:1,574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魅力太湖.ppt

上传人:我是药仙 2022/6/3 文件大小:1.5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魅力太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档名
西风洞景区
西风洞景区西风洞景区位于城北4公里的花亭湖畔凤凰山。凤凰山源出明堂山,属大别山的余脉,因五祖弘忍在此山落脚引来许多凤凰朝拜而称之为凤凰山。凤凰山形成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山峰奇异,怪石耸立,千姿百态,山
文档名
西风洞景区
西风洞景区西风洞景区位于城北4公里的花亭湖畔凤凰山。凤凰山源出明堂山,属大别山的余脉,因五祖弘忍在此山落脚引来许多凤凰朝拜而称之为凤凰山。凤凰山形成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山峰奇异,怪石耸立,千姿百态,山体主要由万山岩体构成,地质较为复杂,多为花岗石、混合花岗岩、二长片麻岩。现在上山公路和台阶路已经修通,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游客进山朝拜、观光。 
  西风禅寺,建于唐代,原名狮子庵,有三重,青砖小瓦,砖木结构,坐东向西,为佛教禅宗五祖的道场。据《太湖县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年)寺毁于战火;民国八年(1919年)寺僧募捐重修。现存的中上佛殿是民国年间建筑。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消灾延寿药师佛三尊坐像。两旁大柱镌联:“妙相圆融即色即心偏十方而示现;法身常住无来无去历万劫以长春。”殿中长年香烟缭绕,钟馨常鸣,鼓声不断,善男信女往来不绝。
佛图寺景区
佛图寺景区佛图寺位于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太湖县寺前镇。佛图山,又名大尖山,亦称嵯峨寨。佛图山,山高险峻,景色奇异。清代内阁中书、直隶清河道鲁之裕曾云:“太湖之胜……则必以佛图山为最”。佛图山,因印度佛教高僧佛图澄在山中首建佛图寺而得名,佛图寺不但是外来僧人在太湖县所建的首座佛教寺院。也是太湖县乃至江淮地区有文字记载的首座佛教寺院。佛图寺的建设,标志着佛教文化在晋代就正式传入传入江淮地区。佛图山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跻身名山之列,素有“清幽宛是小蓬莱”之誉。此地以奇石异景而闻名,古人有诗赞曰:“载道寻春到佛图,石门不掩几千秋,仙塔层层看欲倒,芳景怡人去复留”。寺庙现已毁坏,仅有庙基,佛图寺有著名八景:天柱塔、飞来泉、天就门、披云石、八正桥、生白洞、一线天、祖师洞。
狮子山景区
狮子山风景区狮子山位于花亭湖西陲牛镇镇内。这里山峦起伏,群峰逶迤,薛义河绕山流过,远看群山似九龙腾云,近看象狮子戏水,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特有灵气。这里既是禅宗二祖坐禅之处,也是禅宗文化的发祥地。
龙山宫景区
龙山宫景区湖外湖右边这座山为龙山。北依四面尖,西临长河,山势绵亘浑厚,蜿蜒磅礴,势若游龙,故名“龙山”。龙头俯临深潭,整个大山就像一条俯首汲水的龙。民间传说,深潭下有大穴,通达“龙宫”。每到夜晚,河雾凝结于悬崖壁之上,次晨观之,岩石如经宿雨,名曰“龙山夜雨”,为太湖四景之一,这一奇观曾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关于这种奇特景观的成因,古代有“蛟龙嬉水”、“龙涎淌湿”之类的附会之说。其实龙山之夜雨,乃龙山陡崖濒临长河深潭形成的一种独特“小气候”。岩石与水体的比热不同。岩石热得快也冷得快,水体热得慢冷得也慢。白天龙山石热而龙潭水冷,夜间则龙山石凉而龙潭水暖。水体热辐射使水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遇冷便凝结成霏霏雾露,飘洒下潆潆雨丝,即所谓,“龙山夜雨”。 
  明代著名诗人王守仁观其胜景写下“吾欲鞭龙起,为霖遍九洲”的名句。历代官府把龙山看做是太湖的图腾。佛教高僧争龙山为宗派圣地。依山先后建有“览秀亭”、“观风亭”、“龙山宫”、“智果庵”、“观音阁”等多处亭台楼榭。智果庵旁有昙云墓,是清代顺治年间太湖知县李世洽的美姬王昙云埋香处。墓门上有李世洽的撰联“云寄无端,偶为山川留玉佩;春归何处,可堪风雨问桃花”。星移物换,沧海桑田,龙山的古建筑历经丘燹,现仅存“观音阁”,但龙山依旧,夜雨常存。
汤湾温泉疗养度假区
汤湾温泉度假区 花亭湖畔汤泉乡汤湾村,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享有“温泉润凝脂、浴汤赛华清”之美誉。经安徽省地矿局和国家地矿部水文地质检测部门反复测试认定:汤湾地下热水日涌流量超过1500吨,日补给量达1670吨;℃,水质纯正,清澈透明,无污染,化学性质稳定,含有偏硅酸、锶、氡、硒、锂和钾、钠、钙、镁等人体必须的宏量元素和对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偏硅酸和锶含量均超过国家确定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指标的2倍以上,热含氡量完全达到医疗热矿水命名标准,是优质含偏硅酸锶矿泉水的医用氡热矿水。在该泉浴洗,可达到消除疲劳、镇静安神、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效果。该温泉水对治疗皮肤病、风湿病、心血管病,尤有特效
恢弘文博园
文博园沙盘
皖江文化长廊皖江文化长廊总长1500米。全部由典型的徽派建筑组成,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以两层为主,三层为辅,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进行布局。皖江文化长廊以800里皖江文化、艺术、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