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媒体视域下的文化特征及教育应变
王德 高茜 张泰峰 李莹 摘要:文化是一种悠久的社会现象,教育则对人类社会的文化进行传承,二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推广与传播,文化现象更加丰富,教育理念也随之日其次,文化传播媒介向数字化、网络化模式发展。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再是过去以纸质印刷和无线电视传媒为主的传播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新的传播方式的代名词。这种新媒介出现所产生的信息爆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充斥着人类的生活,影响着人类的认知,震撼着人类的心灵。
最后,倡导和鼓励多元化思维。当今世界,人们用一种多视角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反对单一和僵化。与传统思维不同,多元思维主张分析问题在多层面上进行,转换多种视角研究对象。标准化的文化定律被打破,人们不再以统一的、总体的概念来从事文化分析。这种纷繁的多样性、多元化不是取消或抹杀差异,而是主张不同的文化形式并行,自然竞争,从而用不同的文化养料丰富我们的世界。
。教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新媒体时代的教育必然会对文化特征的变迁有所应对。首先在教育中要自觉摒弃权威主义倾向。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使施教者文化权威遭遇挑战和削弱,尤其是大众文化的普及使学生对新鲜知识的了解更加及时,对其理解也更加多元,但这绝不意味着施教者的文化权威就无足轻重了。我们应当反对和摒弃的不是教育者的文化权威,而是师生关系中的权威主义思想。师生关系中的权威主义是指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力和不容置疑的威信,并要求学生永远处于被支配和服从的地位。只有自觉摒弃教育工作中的权威主义倾向,营造和谐友好的良性互动氛围,才能促使教育工作更为学生所接受。其次要警惕教育管理中的专制主义作风。教育工作应当警惕管理专制主义作风的影响,对教育民主思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充分应用形成正确认识,如规章制度的集思广益、班团干部的民主竞选、奖助学金评选的公正透明,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管理工作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并与其他教育方式形成有效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但在警惕专制主义作风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对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监督职能的履行。最后要及时了解新媒体功能特性,系统提升传媒文化感召力。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形式层出不穷,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及时熟悉新兴媒体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功能特性,主动将其运用到教育工作中。 四、小結
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构成教育的内容,教育活动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互相包含、互相作用,并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参考文献:
[1]:文化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0,(2):57-62.
[2]郭威,、公民文化启蒙与大学教育[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Z1):23-24.
[3]潘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al Response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
WANG De1,GAO Xi2,ZHANG Tai-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