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学习《指南》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54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习《指南》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HShess 2022/6/3 文件大小:2.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习《指南》心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习《指南》心得体会
2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这是林菁老师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所说的一句话。听到这句话,
学习《指南》心得体会
2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这是林菁老师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所说的一句话。听到这句话,我的感触很深:的确,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职学前教育教学的教师,我们在教育路上会有许多的困惑,我们除了在学习理论知识外,更应该了解幼儿各年龄段特点,从而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幼儿园教育工作。
听了专家的《指南》培训讲座以后,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能力作了更详细的指导,我感觉它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方向,下面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在《指南》学习培训中,学到了什么?
1、《指南》不是《纲要》的替代品
《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但《指
3
术领域”中所提到的:现实的教育误区是教师往往“重技能,轻感受”,从而让幼儿失去了艺术兴趣。这句话,给我的触动很大。的确是,在很多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绘画教学中,教师往往教幼儿绘画的技能,如怎样画一只蝴蝶、一只孔雀等等;而忽略了幼儿对绘画的表现力,大大抹杀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因此,在今后我上《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时候,我要培养我的学生,使他们更注重学生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而减少千篇一律的“教课”。
2、《指南》不是衡量幼儿的标尺
在培训中每位教授都会给我们列举许多实际教学案例,这使我了解到,许多幼儿园教师在接触到《指南》时,第一反应是将《指南》中所列举的各项一一与本班幼儿进行对照,看看孩子现在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不由自主的将《指南》当做一个衡量幼儿发展能力的标尺。但当我通过专家的指导,我领悟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调整自己教育思路,改变自己的态度,帮助我的学生认识到个体教育的重要性。
三、深入落实《指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认真学习《指南》,充实自己理论
作为幼儿教师老师,我们要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关注幼儿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