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曹妃甸临港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
张 宁 赵 芳 摘要:曹妃甸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独特的自然条件、较强的资源支撑以及产业后发等比较优势。因此曹妃甸发展临港产业集群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以石油化工、物流、钢铁、装炼焦煤生产基地。,实际可采储量10亿吨左右,为曹妃甸发展煤化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石灰岩、黄金等储量也十分可观。唐山市滩海地区及近海海域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且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2007年在唐山南堡发现了10亿吨大油田,天然气资源总量近300亿立方米。根据冀东油田的总体规划,2007年可生产原油200万吨,2008年可以达到300万吨。力争用8~10年的时间,建成千万吨级的大油田。此外,古滦河下游和泻湖区又是华北地区盐碱荒地和荒滩集中的地区,南堡和大清河是中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
(四)后发优势
国际知名临港城市的发展模式已趋成熟,规划布局的调整空间越来越窄,相比之下,中国沿海港口城市在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的布局上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既可借鉴先进的、完善的发展经验,又可最大限度降低失误成本、发展成本,最大限度发掘、释放自身禀赋的优势效应。应充分利用自身优良的海港、空港资源,科学地、前瞻性地构建临港产业集群,理性规划可持续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的城市范围内、经济区域范围内乃至区际间的通篇布局,争取在新一轮临港经济的国际性竞争中夺得先机。
三、曹妃甸临港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
曹妃甸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独特的自然条件、较强的资源支撑以及产业后发等比较优势。曹妃甸发展临港产业集群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以石油化工、物流、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流,形成与其他地区分工互补的重化工业产业集群。
(一)港口物流产业集群
曹妃甸港口发展要以临港产业集群为主要服务对象,发展物流企业集群,满足临港产业集群的物流需求,为矿石、煤炭、原油等大宗生产性物资的物流需求建立平台,形成四通八达的对外集疏体系。充分发挥现代港口大进大出的集疏运能
力和在物流网络中的组织作用。培育壮大远洋运输公司,使之逐步成为一个集购、运、储、销、通联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系统。建设高性能的公用信息平台,搭建专业物流公司与运输、仓储、船代、货代等相关企业之间,以及这些企业与码头公司之间共用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整合海关等联检部门及企业的各种资源,构筑统一开放的物流信息平台,实施电子通关,加快实现沿海经济与“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圈”的物流信息系统衔接。形成开放式、互通型的运输系统、仓储系统和服务系统,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现代港口物流基地。
(二)钢铁产业集群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凡是成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尤其是经济总量较大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大力发展钢铁产业。根据《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未来中国将实施沿海钢铁基地项目建设。河北省钢铁工业规模为全国之首,唐山又是钢铁大市,钢铁产业已经成为具有绝对优势的支柱产业。唐山钢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富集程度较高,产业的基础优势和集群优势已经形成。所以曹妃甸要依托大型矿石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