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颈椎病诊疗及康复锻炼
寰椎
枢椎
颈椎7块椎骨,是人体脊柱中最小的椎骨。正常脊柱各段因人体生理需要,均有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
椎体呈椭圆形,上面横径凹陷,上位颈椎位于下位颈椎的凹陷处,互相嵌入,增强颈椎稳定性
颈 精细动作不协调,如:双手不灵活,写字、持筷、系扣动作困难。常有胸或腹部束带感,双脚踩棉花感。
体征:
(1)感受障碍(以痛觉障碍为常见)
(2)肌张力增高
(3)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X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似
CT:可明确椎管狭窄或椎间盘突出情况
MRI:脊髓形态及其与椎间盘或椎管的关系可清楚显示。
脊髓造影:可显示椎管梗阻,硬膜囊受压等征像。
正常
颈椎间盘中央型突出
颈段脊柱MRI:颈4/5、5/6椎间盘后突,局部蛛网膜下腔及脊髓受压,注意黄韧带肥厚压迫网膜下腔及脊髓
颈椎病分类
4、交感神经型: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状者。
诊断要点:
X片 颈椎退性改变,颈椎侧位过伸过屈位像显示节段间不稳定的征像。
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并有神经根刺激征和颈椎病X线征像,则可确定诊断。
混合型颈椎病:
具备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者,即可确诊。
颈椎病分类
颈椎病最新诊断标准
颈椎病差不多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颈椎病是泛指颈段脊柱病变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为: (1)临床表现与影象学所见相符合者,能够确诊。 (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象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病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3)仅有影象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颈椎病。
治疗注意 分型论治
治疗方法
1、局部制动休息 2、手法治疗
治 疗
局部制动休息
颈椎病症状较重者,应注意适当休息,特别是脊髓型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选择颈托、围领保护颈部。
治疗目的
治则:松解,调整
松解劳损、紧张甚至痉挛的颈肌尤其是颈伸肌群,改善其力学特性,阻断疼痛—肌紧张—疼痛恶性循环链,促进软组织损伤性炎症消除;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关于某些肌肉萎缩明显的病例有一定的疗效。 治则:祛风散寒、疏筋活络,针灸并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以颈项局部取穴为主。 大椎  天柱  后溪  颈椎夹脊
2、颈椎病的其他针灸疗法
(1)电针:
(2)穴位注射
(3)小针刀治疗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颈椎病有一定疗效,关于缓解颈项痛、肩背痛、上肢痛、头晕头痛等,效果尤为明显。针灸、按摩推拿、外敷配合用则疗效更佳。
采纳刺激性手法与颈椎调整手法并重,以刺激性手法为基础;颈项部操作与循经手法刺激相结合,以颈项部操作为主的原则。
推拿理筋手法
适用于神经根型、部分椎动脉型。但脊髓型颈椎病应慎重采纳。
牵引疗法
颌枕带牵引
坐位或卧位
3-10Kg
30-60分钟 QD
视病情3-14天为一疗程
脊髓型颈椎病--慎重
●选择合适的枕头
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重要意义。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厘米左右。习惯仰卧者最好在颈下垫一小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
●防止外伤与落枕
落枕会加重颈椎病病情,故平常应注意正确睡眠姿势,枕头高低要适中,枕于颈项部。并注意颈部保暖,幸免风寒之邪侵袭。
睡眠用枕:材质、枕芯(正常颈椎弧度垫出来;颈椎垫出来后,头身体的重量对颈部有牵引的作用)
颈椎枕
西医治疗颈椎病治疗要点
建议在有执业资格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解痉镇痛类药---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扶他林,芬必得,美舒宁
神经营养类药---VitB1、6、12,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
血管扩张类药---川芎嗪,凯时(脊髓、椎A型选用)
外 用 类 药 ------酊剂、舒活精(促进循环舒筋作用)
激 素 类 药
手术治疗
习惯症:
症状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而经系统非手术治疗3-6月以上无效者,神经根损害较重,已造成显著肌肉萎缩者,病史虽短,但疼痛剧烈,已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者,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明显受压者,应及时手术。
生活保健
颈椎病的自我保健:
●适当增加工间休息
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应增加工间休息和活动时间,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 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椎的劳损。
动 肩
活 颈
米字操
颈椎导引
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