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授渔者之乐培训心得
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修改作文 桐梓燎原中心校 冯容 摘要:本文阐述了小学生相互批改作文,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换个角度看问题。因此把握教纲指导学生互敲”的由来""都是我国关于文章修改的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认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3、告诉学生,修改文章是自己的事,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五六年级的学生,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标准》还说:“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在四年级下册的作文要求里,就有5次让学生“写完后互相改一改"、“认真改一改"的字样。 三、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修改作文方面应认识其重要性 长期以来,在作文批改的问题上,大多数语文教师一直被“改”和“如何改”的问题困惑着。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的作文教师改的固有观念,,上级在常规检查中要求:学生的作文教师必须认真批改并有评语。刚开始时,老师们的评语不受局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随着检查的深入,“评语的长短”竟成了衡量教师是否认真批改的主要标准。上级检查部门要求教师严格批改学生作文,最终目的是促使教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出发点无可厚非,但不应一味检查老师改得多写得多就是好,,是不能被拒之于作文评改的“大门”之外的。而且也忽视了对自主修改的重要性的认识,助长了松懈懒惰的不良学风,抑制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所幸在不断深入的继续教育活动中,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我认识到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如何真正在作文教学中还学生以主体呢。自主修改就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四、教给学生修改的基本方法 (一)首先教给学生修改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增加:内容不具体的要增加,要写具体; 2、删除:删去重复啰嗦的内容; 3、调整:条理不清楚、语句颠倒的内容要调整; 4、连接:不连贯的地方要连接成连贯; 5、、不恰当的词、标点符号和不通顺的句子。 (二)教给学生几种常见修改符号: 。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五、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修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