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名词解释简答工艺.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名词解释简答工艺.docx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22/6/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名词解释简答工艺.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名词解释,简答
2、片状珠光体与球状珠光体
珠光体是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y-Fe中的间隙固的。一般不在此温度范围内回火。
含有Cr、Ni、Mn等合金元素的合金钢,在450〜650C回火或经更高温度回火后缓慢冷却通过该温度区间时,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它是可逆的。防止办法:尽量减少钢中杂质元素含量;加入W或Mo等能抑制晶界偏析的元素;对中小件,可通过回火后快冷来抑制回火脆性。
50、比较下贝氏体与高碳马氏体的主要不同点。
② 答:①显微组织特征不同,下贝氏体为黑针状或竹叶状,高碳马氏体为片状;亚结构不同,下贝氏体亚结构为位错,高碳马氏体的亚结构为挛晶;性能特点不同,下贝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高碳马氏体强度硬度高,塑性和韧性差;相变特点不同,下贝氏体为半扩散型相变,高碳马氏体非扩散型相变;下贝氏体为复相组织,高碳马氏体为单相组织。
51、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什么不超过Acm?
答: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Aci+30〜50C。加热温度超过Acm时,温度高,容易发生氧化、脱碳;奥氏体晶粒容易粗大,淬火后马氏体粗大,产生显微裂纹,强度下降;渗碳体全部溶解,失去耐磨相,奥氏体中的含碳量高,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多,硬度降低、强度降低。
72、论述钢材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答:①过共析钢奥氏体化后冷却速度较慢出现网状二次渗碳体时,使钢的脆性增加,脆性的网状二次渗碳体在空间上把塑性相分割开,使其变形能力无从发挥。解决方法,重新加热正火,增加冷却速度,抑制脆性相的析出。②淬火马氏体在低温回火时会出现第一类回火脆性,高温回火时有第二类回火脆性,第一类回火脆性不可避免,第二类回火脆性,可重新加热到原来的回火温度,然后快冷恢复韧性。③工件等温淬火时出现上贝氏体时韧性降低,重新奥氏体化后降低等温温度得到下贝氏体可以解解。④奥氏体化温度过高,晶粒粗大韧性降低。如:过共析钢淬火温度偏高,晶粒粗大,获得粗大的片状马氏体时,韧性降低;奥氏体晶粒粗大,出现魏氏组织时脆性增加。通过细化晶粒可以解决。
80、汽车半轴要求具有良好的强韧性,且杆部、花键处硬度要求A52HRC现选用40Cr钢制造,其工艺路线如下:下料(棒料)t锻造毛坯t热处理①t校直t粗加工t热处理②T精加工T热处理③、④T磨削。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杆部、花键处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答:热处理①:正火。其目的为:消除锻造应力;调整锻后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细化晶粒,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热处理②:调质。其目的为: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即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热处理③:表面淬火。其目的是:获得M提高杆部、花键处表面硬度。
热处理④:低温回火。其目的为:消除表面淬火应力及脆性,得到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表层为回火M,心部为索氏体(S)81、一般精度的GCr15滚动轴承套圈,硬度60-65HRG(1)压力加工成形后、切削加工之前应进行什么预备热处理?其作用是什么?
(2)该零件应采用何种最终热处理?有何作用?P162答:(1)球化退火降低硬度,球化Fe3C,以利于切削,并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2)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