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城重庆————不止于美食目录 Catalogue ?重庆历史沿革?重庆景点?热辣美食?文化延伸重庆历史沿革重庆,简称巴和渝,别称巴渝、山城、渝都、桥都、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中心, 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家重要的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城江经济带部的核心增长极重庆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 1102 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距今 200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距今两万年至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重庆铜梁区) 。夏商时期,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巫山地区催生了早期的巴国文明。重庆景点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 193 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重庆巫山县境内,有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长江沿线重庆境内,有“水下碑林”白鹤梁, “东方神曲之乡”丰都鬼城, 建筑风格奇特的石宝寨、“巴蜀胜境”张飞庙、蜀汉皇帝刘备的托孤堂、龙骨坡巫山文化遗址等景观。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跨重庆奉节县、重庆巫山县、湖北巴东县、湖北秭归县、湖北宜昌市,长 193 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大足石刻大足石刻( Dazu Rock Carvings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大足石刻群有 75 处, 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 10 万多躯,铭文 10 万余字,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的体现。公元 892 年(唐景福元年),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节度使韦君靖,在县城北龙岗山(今北山)营建"粮贮十年,兵屯数万"的永昌寨的同时,首先在北山凿造佛像。此后,州、县官吏和当地仕绅、平民、僧尼等相继效法,直到公元 907 ~ 965 年间(时为五代十国时期。四川为蜀国,史称前蜀、后蜀) 营造佛像不断,形成大足石刻史上第一个造像高潮。(世界非文物遗产) 酉阳桃花源( Youyang Taohuayuan ):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品牌,最负国际盛名景区,国家户外运动基地,重庆市文明旅游风景区。酉阳桃花源酉阳桃花源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地处武陵山腹地,渝、鄂、湘、黔四省(市)在此接壤,距重庆主城区 360 公里,面积 2734 公顷,森林覆盖率 80% ,由世外桃源、伏羲洞、桃花源、金银山、酉州古城、二酉山等六大部分组成的,是重庆“特色森林公园”。酉阳桃花源地处武陵山腹地,渝、鄂、湘、黔四省(市)在此接壤,距重庆主城九区 360 公里,从重庆市区出发经 G65 渝湘高速(包茂高速)即可到达。桃花源是离酉阳县城不到 500 米处的石灰岩溶洞,高、宽约 30 米。洞前的桃花溪水自洞内流出,溪畔有一个四角木质小亭。传说是当年渔人问津之处,故名“问津亭”。仰视洞口高处,著名历史学家马识途先生题写的“桃花源”三个大字。桃花源集秦晋历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天坑溶洞地下河共生岩溶地质奇观于一体。桃花源风景区与陶渊明笔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极其吻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亲笔题词“中国酉阳桃花源风景区”。是“远离尘世喧嚣、步入秦晋田园、探寻科学奥秘、回归绿色天堂”的绝地方。热辣美食小面, 是重庆本土的一种低价位的美味面食,多出现于路边摊、大排档,小面都是辣味的,面条有嚼劲,配以水烫青菜, 小面价格低廉,是重庆的平民美食之一。重庆小面是一款发源于美丽的山水都市——重庆直辖市的一种特色传统小吃,属于渝菜。小面属于汤面类型,麻辣味型。狭义的小面是指麻辣素面。重庆火锅, 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 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 2016 年5月, “重庆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 本次评选是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