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丰富小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内涵的策略
庞少兰
摘要:时代与科技的进步推进了教育行业的发展,放眼望去,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的融合进了数学元素,而在教育界,小学数学内容的丰富,更是优化了小学生们教学资,开拓了学习视野。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进时反馈出掌握知识的状况,进而对短板展开针对性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潜移默化中一步步激励学生[6]。除此以外,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以使其养成敢争论、敢辩驳的习惯,不仅磨炼了思维,亦促进了团队合作意识。以“两位数的加减法”为例,教师在课堂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27+46应该怎么计算?”于是,班级内所有的学生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拿出计数棒,一根根的数出结果为73根,此时教师可以作出“学习用具用的真流利,真棒”的评价;有的在计数器上拨动算珠,得出73的数值,教师便可以作出“计数器用的很机智,要继续加油哦”的评价;还有的学生将两个数字进行的拆分,将27分成了20和7,将46分成了40和6,而后将20与40相加得到60,6和7相加得到13,最后60和13相加得到最终答案73,亦或是只将27进行拆分,然后使
20和46相加得到66,再用66加上7得到最终答案73,此时教师便可以作出“思维真活跃,算得太巧妙啦,真厉害!”的评价,而对于性格比较内向,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表出意见的孩子,一定要沉住气,可以对其做出
“你是会倾听、有耐心的孩子,下次加油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们,我们一起努力呦!”等类似的期待性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到了解题结果的正确程度,也关注到了不同学生的思考进程,从而展开激励评价,推进学生们调整状态的进程,让其有意识地扬长避短,最终建立起“我可以,我能行”的自信。
四、适当延迟评价,确保发展性
适当延迟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学习过程的发展性,小学数学虽然简单,但也是具有严谨逻辑的,且其作为今后数学生涯的奠基石,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额作用,因此,对于数学课堂展开发展性评价势在必行,基于以上关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的探讨,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数学学习的延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想。例如
“诊断功能”:即以学习内容及具体行为目标当做参照,实施日常的课堂提问、练习、作业以及板书考察;再例如“鉴定功能”:即将课程目标当做参照,展开纸笔测验,数学日记等,如此一来,可以广泛地收集小学生们在学习数学中的各方面情况,进而搭建起一个全方位的客观评价平台。在这样的延迟发展性评价体系中,改变了传统的静态评价
SS,它把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简化成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小学生们所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昨天”的单一评价,而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差异评价。总而言之,适当延迟评价,确保其发展性,是一种体现是一种面向未来发展动态的素质教育理念评价观,它将重心放在了“诊断”与“促进”方面,不再仅仅以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优劣当做学习好坏的标准,降低了小学生们的学习负担,间接地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益处[7]。虽然如今的主流教育依旧是“应试教育”,但教育体制已经不再是多年以前的“只重分数与结果,而轻能力与过程”的样子了,如今的社会更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发展性的延迟评价,关注的不仅是数学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方法,尤其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