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议济南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及其形成原因.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济南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及其形成原因.doc

上传人:妙玉 2022/6/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济南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及其形成原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议济南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本文回顾了不同历史时期济南市城市天际线的演变过程以及它的生长轨迹,试图从多个方面对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济南市 城市天际线
城市天际线决不仅仅间形态上补足了建国前商埠区与旧城区之间的空缺,并且向东西延展,老城区以底层建筑为主,周围形成了多层的小区住宅,城市天际线高度整体上升,但是没有出现标志性的制高点。城市背景为南北山地丘陵,城中大明湖以及泉水园地成为城市“呼吸”空隙。
(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住房的需求量急剧加大,济南推出住房改革相应措施:“安居工程”和住房商品化,很多地方盖起了高层公寓。1998年以后,房地产开发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使得高层住宅的数量大大增加。90年代后,旧城改造拆除了大量近代济南优秀的历史建筑,济南城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5年大变样中,济南主城区耸立起了158座高楼大厦。2010年济南成功举办了全运会,以此为契机,济南市的“身高”又一次大幅提高,各类高层,超高层遍地开花。
至此,济南 “特具特色”的城市天际线已基本形成:由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开辟,使得济南的高层建筑出现分散化的格局,天际线找不到一个绝对的制高点;由于旧城改造运动,大量历史民居住宅和优秀历史建筑的拆除,使得济南天际线的历史厚重感消失。
2 形成目前济南城市天际线格局的原因总结
,形成天际线的无序格局
1988年,于历城区洪楼镇山东大学周围3km2开辟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1990年2月,兴办济南市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3年又在济南市区东部开辟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市区8km,总面积10km2;1996年8月,济南市委决定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把济南开发区建设成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集科技、工业、商贸、金融、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文明新城;1997年2月,国家科委同意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发展需要,适当调整部分区域范围,并且保留山东农业科学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高新技术开发区范围的不断变动和扩大,导致了济南市一直找不到一个核心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并且导致资金的分流而无法产生核心区发展的集聚效应。这是济南天际线无序格局的重要原因。此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济南没有一个明确的集中的CBD,这也是高层建筑布局散乱无序不成系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使得天际线延续破碎
济南的旧城更新拆除了旧城区域内大部分的四合院和破旧民房,比如近年来对于解放阁――舜井街地区的改造,区块老建筑群中除保留了原有的浙闽会馆,其他统统被夷为平地。如此一来,老济南原有城市网络系统和典型城市机理被毁,取而代之的是商业金融办公建筑,这种大尺度的建筑和原有的城市风貌机理格格不入。
,给予天际线生长灵活性
建筑技术对济南天际线的产生影响是从十九世纪初开埠后开始的。随着西方的建筑技术引入,济南建筑向高和大的趋势发展,并且建筑形式风格也出现了多样化,出现了一大批欧式、中西合璧式的宗教建筑、领事馆、商业服务建筑、文化金融建筑和其他一些重要的交通邮电娱乐建筑。形成了旧城与新商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