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谈园林中的道路规划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园林中的道路规划设计.doc

上传人:住儿 2022/6/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园林中的道路规划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园林中的道路规划设计
摘要:在园林中道路像脉络一样,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是划分和联系各景区、景点的纽带,是组成园林风景的要素,因此在使用功能和美观方面都应有较高的要求。园路除了具有交通、导游、组织空间、划分景区等功能以外,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场尽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园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要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行设计。
2 园路的规划布局原则及相交时应注意的问题
回环性原则
园林中的道路多为四通八达的环行路,游人从任何一点出发都能遍游全园,不走回头路。
疏密适度原则
园路的疏密度同园林的规模、性质有关,在公园内道路大体占总面积10~12%,在动物园、植物园或小游园内,道路网的密度可以稍大,但不宜超过25%。

园路与景相通,所以在园林中是因景得路的布局原则。
曲折性原则
园路随地形地貌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的气氛。
多样性原则
园林中路的布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内,路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间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磴道、石级、岩洞;遇水,路可以转化为桥、堤、汀步等。路又以它丰富的体态和情趣来装点园林,使园林又因路而引人入胜。
园路相交时要注意的问题
(1)避免多路交叉。否则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2)尽量靠近正交,一般不宜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越绿地。
(3)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4)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
3 园路的设计
,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
,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
,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15。
≥18%,当纵坡度超过18%时,应设台阶,台阶级数不应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处,宜设置护栏设施。台阶宽为30厘米,高为10-15厘米。
,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和观赏面。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