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建立方案
针对的问题
我们认为数字化校园建立应该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数字化校园建立中,通过数字化应用系统建立,各个学校在各个管理部门和效劳部门建立了如一卡通、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各种数字化效跨平台不跨语言和微软的只跨语言不跨平台,具有充分的跨越异构环境的优势,;另一方面,它采用构件及图形化构件组装技术实现集成,通过构件调整与更换,可以轻松适应异构环境及异构环境的性能需求。
平安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
信息共享过程,必然涉及大量数据的传输,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是保证系统高可用性的关键。基于InforEAI的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以发布/订阅的消息中间件InforBroker为消息总线,拥有出色的稳定性和平安认证机制,针对各种异常情况提供了完善的处理机制,采用多线程并发技术,同时提供数据压缩、断点续传、大数据切割等机制,为网络环境下海量数据的并发传输提供平安可靠高效的保障。
构件化集成模式
基于InforEAI的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采用了构件化的集成模式,只需从构件库中选择适宜的构件,设置构件的属性,然后将构件组装起来,进展部署,这样就完成了集成过程。
方案支撑硬软件件系统
数据中心硬件主要包括:
数据库效劳器:处理数据中心的数据查询、数据操作业务,但应该明确,并不是所有数据操作都是在中心数据库效劳器上发生的,因此在适度考虑处理效率根底上,数据平安、数据调度、数据迁移管理软件是核心。
数据存储:存储公共数据,同样考虑适度传输效率的同时,数据平安、备份机制是最重要的。
数据比对与中心数据管理效劳器:用于业务数据根本配置管理,数据比对效劳。根底数据、以及各部门共享数据相对稳定,数据比对主要完成少量的部门间共有数据的比对,实际数据的一致性处理被迁移到前置机上处理,数据操作的平安尤为重要。
数据交换与前置机效劳器集群:负责各部门业务数据与中心数据的交换,前置机通过适配器处理业务数据的请求与流动。
1
中心数据库效劳器系统
台
2
4*双核cpu,16G内存,2块146G硬盘,支持RAID1,冗余电源
2
数据存储磁盘阵列
台
1
存储全冗余,冗余控制器、冗余独立后备电源;
存储系统支持iSCSI、NFS协议;
存储系统Cahce最低要求到达16GB,具备Cache断电保护模块;
主机接口至少8个1Gb iSCSI〔NAS〕接口;
容量:16TB SATA,可扩展,最大扩展64TB
配套存储管理、热备管理软件。
3
数据比对与中心数据管理效劳器系统
台
1
2*双核cpu,4G内存,2块146G硬盘,支持RAID1,冗余电源
4
刀片效劳器〔数据交换与前置机〕
台
1
18刀刀片,每刀配置2个Inter CPU,4G内存,1个300G硬盘
软件系统包括:
Oracle数据库:作为核心数据库效劳系统,建立平安性强,维护性好的核心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备份与调度软件:负责核心数据的备份管理与灾难处理。
方案关键技术——中间件技术
本方案采用的中间件技术是一个基于消息代理的应用开发和运行管理平台,它采用"软总线+软构件"的开发模式,并提供了许多通用的、经过大量应用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