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782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课件.ppt

上传人:rsqcpza 2022/6/5 文件大小:1.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
*
(一)应急预案
向可能发生误吸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误吸的有关知识宣教。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误吸的抢救技术。负压吸引器性能完好,处于应急状
1、住院患者发生误吸时,护理人员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患者神志鲜血,病人出现烦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应考虑出血,应立即通知并配合医生紧急处理。
,予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病人咽喉疼痛并使痰液易于咳出。
,以免气体逸入胃肠道致患者腹胀
*
-4天,胃肠引流液减少,肠蠕动恢复后可考虑拔除胃管。
,促进胃肠道蠕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增强病人信心。注意循序渐进。
,可先进少量开水,无不适后开始进流质饮食,3天后进半流质,10天进软食。少量多餐。
*
二、腹腔引流管
*
*
(一)腹腔引流的目的
优点
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
等在腹腔或手术野内蓄积
排除腹腔脓肿或脓液和坏死
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
炎症早日消退
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
保证缝合部位的良好愈合,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二)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
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或瓶),防止病人变换体位时压迫引流管或牵拉而脱出,并减少牵拉引流管引起的疼痛。
2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残渣等,准确记录24h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量和质的逐日变化,以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
3
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观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
*
4
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脱落。
5
更换引流袋(或瓶)及敷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袋或瓶内保持无菌,每日更换1次无菌袋(或瓶),引流管远端接引流袋时,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以免引起逆行性感染。
6
注意倾听病人对疼痛的主诉,评估疼痛原因和性质。
*
三、T管的护理
*
T管
*
凡施行总胆管切开取石或探查时,均需放一根T管引流,把胆管内的残余泥沙样结石及含***的胆汁排出体外,其目的是支撑胆道,引流胆汁,以减轻胆道因手术创伤而造成的水肿、炎症,并防止胆汁外流。T管因有双臂插入引流管道或腔内不易滑出,偶亦做其他手术引流用
*
T型引流管的护理
1 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患者回病房后,立即将T型管接无菌引流袋,并用曲别针固定床旁,保持引流管通畅,勿将引流管扭曲、受压。如有泥沙样结石或蛔虫阻塞时,应用无菌盐水缓慢冲洗,勿加压冲洗。
2 保持无菌,防止逆行感染 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检查有无破损,注意无菌操作,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线,防止胆汁逆流造成逆行性感染。
*
3、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胆汁引流液颜色、性 质、量、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同时注意
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大小便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一般术后24h内T型管引流量约300~5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
4 T型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每日清洁消毒T型管周围皮肤1次,并覆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纱布,并局部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应严格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
5、拔管的护理 一般术后2-3周拔除T型引流管,其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无发热、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黄色或黄绿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在X线下经T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下端是否通畅,若胆道通畅,可夹管3天;若无发热、腹痛、黄疸,即可拔除T型管。拔管后1周内,应警惕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观察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发作,以及时处理。
*
T型引流管的护理
注意事项
1、注意病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发热、腹痛,提示有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
2、保持引流管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检查有无扭曲或受压,有无血块,泥沙样结石填塞,如有应及时妥当处理,必须立即接好引流管,继续引流2-3天,以减少继发感染,如无造影条件,在拔管前通常先将引流管夹闭2-3天,病人无不适症状,体温正常,一般T管引流两周可拔除。
*
5号胃管
8号导尿管
肾周负压球
*
四、肾盂造瘘管的护理
*
留置肾盂造瘘管作用: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