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井下矸石换装硐室、三煤辅助运输石门二、主斜井联络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概述: 由于井下矸石换装硐室、三煤辅助运输石门二、主斜井联络巷, 巷道顶板出现开裂、脱层、局部超高等现象, 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根据甲方要求, 现决定对以上巷道进行锚网喷支护, 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写该施工措施。一、支护地点及范围: 井下矸石换装硐室、三煤辅助运输石门二、主斜井联络巷。二、支护形式: 1 、根据甲方要求对井下矸石换装硐室、三煤辅助运输石门二、主斜井联络巷进行锚网喷支护。锚杆采用¢ 20× 2200mm, 金属网规格为¢ × 2000 × 1000mm. 搭接长度为 100mm. 2 、支护采用“两喷一锚”,即:先剔除开裂、脱层处的喷浆支护, 且及时进行处理危矸, 再将顶板剩余的喷浆支护进行剔除后进行临时支护和处理危矸, 然后进行初喷。再打锚杆, 挂网, 最后复喷成型。三、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 、剔除顶板的喷浆支护后,首先进行严格的敲帮问顶,并立即进行初次喷浆和临时支护,然后打锚杆挂网,最后复喷成形。 2、喷浆用料比例为:灰: 沙子=1:2, 速凝剂的掺合量为水泥的 3— 4%, 水灰比为 . 3、喷浆时喷头应垂直受喷面,喷头距受喷面不得大于 米, 喷头呈圆形或椭圆形轨迹做螺旋式缓慢移动。严格控制水灰比和风压及速凝剂的用量,尽可能减少回弹。喷层厚度不得小于原设计值,并保证成形美观,喷层密实,表面平整。 4 、锚杆规格为¢ 20mm × 2200mm 的螺纹纲锚杆,间排距为 700mm × 700mm 。锚杆与岩面垂直, 锚杆露出锚盘的长度应小于 50mm , 且能够满足螺帽上平, 用专用力矩扳手上紧螺帽, 使锚盘紧贴岩面。锚杆预紧力距不小于 。 5、金属网的搭接长度为 100mm ,每 200mm 联一扣, 锚杆按“三花”布置,托盘压紧金属网。四、安全措施: 1 、由于需要更换支护的巷道处在岩层破碎的地带,岩层稳定性交差, 在原有支护被剔除时多会出现岩石冒落等现象。为了施工人员有一个安全可靠的作业场所和空间,同时也防止在剔除破坏段巷道时,已破坏支护段的巷道发生冒落的扩展,必须预先加固邻近支护。 2、打眼前, 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工作, 将顶帮的活矸危石及时找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作业。 3 、使用锚固剂固定锚杆时,应将孔眼用风管吹干净,软岩使用锚杆支护时,必须全长锚固。 4 、采用人工上料喷射混凝土时,必须采用潮料,并使用除尘机对上料口, 喷射前, 必须冲洗岩面, 喷射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劳动保护用品。锚杆必须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 确保锚杆的托盘紧贴岩面。 5 、每班工人在进入施工点前,都应由跟班队长、班组长由外向里严格检查顶、帮活矸及有无外露老锚杆等情况, 电缆管路防护情况,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和专人监顶制度。由班组长亲自安排 2 名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观顶。一人用长柄工具敲帮问顶处理活矸, 另一人专职监视顶板情况, 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无隐患后方可进行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操作,且保证退路畅通,严禁空顶作业。五、施工措施: 1 、作业前,跟班队长必须指派专人将巷道两帮前、后 20 米范围内的电缆进行覆盖, 并进行妥善防护, 对管路用厚木板、旧皮带等进行有效掩护, 施工点明线停电后方可用旧皮带包裹严密, 并缠绕彩条布。 2、剔除原有顶板喷浆支护时, 顶板下方 20 米内严禁站人, 且安排专人在巷道两端看守,禁止人员入内。 3 、喷浆及锚网工作应遵循自上而下,先顶后帮的顺序。每次扩帮长度不得超过 米。空顶距离不得大于 米, 严禁人员直接在空顶下施工。 4 、锚杆规格为¢ 20mm × 2200mm 的螺纹纲锚杆,间排距为 700mm × 700mm 。锚杆与岩面垂直, 锚杆露出锚盘的长度应小于 50mm , 且能够满足螺帽上平, 用专用力矩扳手上紧螺帽, 使锚盘紧贴岩面。锚杆预紧力距不小于 。 5、金属网的搭接长度为 100mm ,每 200mm 联一扣, 锚杆按“三花”布置,托盘压紧金属网。 6 、喷射混凝土时应在井下设专门料场,定点卸料,拌料。搅拌砂石前先洒水预湿,经滤水后其含水量在 6%--7% 时才加水泥搅拌, 可使拌料过程中的粉尘降低。加强喷射的密封,防止漏风泻尘。 7 、施工前必须用彩条布包裹好电缆管路等设施,防止溅上砂浆。 8、由于该巷道断面较大, 进行打眼及锚网、喷浆作业时, 必须事先搭设好脚手架工作平台, 并固定牢靠, 每班施工前后跟班队干和班组长都要仔细检查,确保安全作业。 9 、施工点前后 20m 范围明线管路由统一用彩条布包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10 、任何时候,严禁喷头朝向人员,防止发生意外。 11、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