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国际金融学(10).ppt

格式:ppt   大小:594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金融学(10).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6/6 文件大小:5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金融学(10).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际金融学(10)
二、 货币贬值与外汇短缺
:发展中国家双缺口理论
Ms=m(D+R);Md↑→D↑→R短缺。
——劳动生产率低、经济结构落后、技术水平低、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性质
1. 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问题
  ⑴单一性。
  ⑵自发性。
  ⑶微调性。
  ⑷稳定性。

  ⑴政策自主性。
  ⑵政策纪律性。
  ⑶政策放大性。

  ⑴对国际贸易、投资等活动的影响。
  ⑵对通货膨胀的国际传播的影响。
  ⑶对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影响。
两种汇率制度的比较实际上是对“可信性”(credibility)与“灵活性”(flexibility)的权衡。二者常常不可兼得。
两个研究方向:
1。研究什么条件下固定(或浮动)汇率制度更合理。
研究成果:形成了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第十五章)
2。研究何种汇率制度可以结合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点。
研究成果:产生了爬行钉住制、汇率目标区制等新汇率制度的设计
二、 其他汇率制度简介
1. 爬行钉住制
爬行钉住制——指汇率可以作经常的、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基本特征:
⑴该国有维持某种平价的义务——属于固定汇率制;
⑵可经常小幅持续调整平价——区别于其它钉住制。
优点:
   ⑴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内外均衡调节机制。
   ⑵可使一国抵制境外通货膨胀的输入。
   ⑶可减少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数量。
严重缺陷:
   ⑴国内货币政策仍受到外部严重制约。
   ⑵汇率调整速度不够迅速。
   ⑶汇率调整极易转化为国内通货膨胀。
2. 汇率目标区制
分类: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的汇率目标区制:泛指将汇率浮动限制在一定区域内(如中心汇率±10%)的汇率制度。
狭义的汇率目标区制:特指美国学者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以限制汇率波动范围为核心的,包括中心汇率及变动幅度的确定方法、维系目标区的国内政策搭配、实施目标区的国际政策协调等一整套内容的国际政策协调方案。
汇率目标区的效应
“蜜月效应”——目标区下的汇率围绕中心汇率上下变动。当离开中心汇率一定程度后会自发趋近。宛如热恋情侣短暂分离后会尽可能地抗拒进一步分离、急于寻求重聚的情形。
“离婚效应”——汇率变动如情侣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发现爱情已褪玫瑰色光芒,双方根本性格不合而不再指望将婚姻关系维持下去,小事都会引起大动干戈的情形。
图10-1 汇率目标区的蜜月效应示意图
3 货币局制
货币局制:指法律明确规定本币与某种可兑换外币保持固定的交换率,并对本币的发行作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
优点:
⑴管理与操作非常简便。
⑵赋予货币政策高度可信性。
主要缺点——高度规则化:
⑴名义汇率僵硬。汇率以法律形式确定,经济受冲击时不能调整。
⑵金融系统脆弱。避免不了挤兑危机 ,缺少最后贷款人。
三、 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
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类型
外汇市场干预的效力分析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实践
一、 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
目的——纠正外汇市场失灵。
具体目的:
1. 防止汇率短期内剧烈波动 (如:汇率超调;外汇投机等对经济的冲击)
2. 避免中长期汇率水平偏离均衡汇率
均衡汇率确定:⑴购买力平价法;⑵威廉姆基本均衡汇率(FEER)。
3. 政策搭配的需要(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4. 其他目的(如:为促进出口,实行本币低汇率;增加外汇储备,入市买入外汇)
二、 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类型
1. 按干预手段:直接干预、间接干预
⑴直接干预:政府直接入市,改变外汇供求,影响汇率。
⑵间接干预:政府不直接入市。
干预方式:①改变利率等金融变量;
②公开宣告,影响预期。
2. 按是否引起货币量变化: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
⑴冲销式干预: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公开市场业务(债券市场);二者反向操作,使Ms不变。
⑵非冲销式干预:直接干预时,不进行反向操作,Ms不变。
3. 按干预策略:熨平每日波动型干预、砥柱中流型干预、非官方钉住型干预
4. 按参与干预国家数量:单边干预、联合干预
三、 外汇市场干预的效力分析
分析对象:冲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