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5年新课标II高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此题共项切合题目要求,第有选错的得0分.
8小题,每题 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题只有一
5~8题有多项切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分 a的机械能最小时, 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mg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9题~第
12题为必做题
,每个考题考生都必
须作答,第 13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
9.(6分)(2015春?南昌校级期末)某学生用图( 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
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次为 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获得的纸带的一部
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是的加快度a=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2)已知重力加快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
(填正确答案标号)
10.(9分)电压表满偏时经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经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 (量程3V,内阻约为 3000欧),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 99999。9欧),滑动
变阻器R1(最大阻值 100欧,额定电流 2A),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开关两个,
导线若干.
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v
′,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切值
v
v
v
R
相比,R
′R(填“>"“=”
或“<”),主要原因是.
11.(12分)如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
A、B为其运
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60°;它运
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30°.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12.(20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
θ=37°
(sin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
B上有一碎石
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下图.假定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
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
A、B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减小为,B、
C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
2s末,B的
上表面突然变为圆滑
,μ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
l=27m,C足
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快度大小
g=10m/s2.求:
1)在0~2s时间内A和B加快度的大小
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二)选考题,共 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物理—-选修3—3](15分)
13.(5分)(2015春?莱芜校级期末)对于扩散现象,下来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响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14.(10分)如图,一粗细平均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封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现
将开关K翻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K封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
i)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ii)今后再向B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