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突破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突破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doc

上传人:香菱 2022/6/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突破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突破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
李响 “2011年年底,上海、嘉兴、南昌、湖州、绍兴实现了一卡通互联互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同时启动了‘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项目。”日前,在成都软洽会“两化融合与智慧城市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突破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
李响 “2011年年底,上海、嘉兴、南昌、湖州、绍兴实现了一卡通互联互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同时启动了‘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项目。”日前,在成都软洽会“两化融合与智慧城市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马虹介绍说,目前昆明、上饶、南昌、郑州等城市正在进行互联互通系统升级的改造工作,今年4月,在一期接入近10个城市的基础上,将有更多城市实现一卡通日互联互通。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都将智慧城市列为“十二五”中的建设重点,大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以实现“和谐”的发展目标。那么,我们离智慧城市还有多远?
改变现代医疗
“过去是PC+PC,人与物相连,现在通过物联网的模式。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从而适应卫生改革的需要。”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高燕婕表示。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追寻这背后的根源,实际上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既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又有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物联网和智慧医疗带来医疗模式的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现代医疗的种种问题。”据高燕婕介绍,卫生部从2008年起,就根据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的探索和运用,出台了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划,并探索基于IC卡的医疗一卡通产品的应用。2009年,卫生部首次召开了卫生领域RFID应用大会,围绕医疗器械设备管理、药品、血液等领域进行技术交流。
通过传感技术和物联网,可以控制医疗缺陷。比如利用电子标签加强药物、血液的运输、追溯系统等,提高医疗资料,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同时,物联网也能够在慢性病管理、急性传染病检测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25%和6%,这意味着有七成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生病、只有1/4的高血压患者得到治疗、不到一成的高血压患者得到有效控制。而物联网的作用就在于对患者追踪,及时发现身体异常并治疗。
除此之外,卫生部还在大力推进电子医疗,以较低的价格把现有的医疗监护设备无线化使各种医疗信息和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高度共享,大大降低公众的医疗成本。我们希望通过智慧医疗来改变传统医疗服务模式,通过远程医疗、自助医疗等缓解医疗资源短缺的压力,提升医疗现代化的服务水平。”高燕婕说。
提高城市管理
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式发表著名的《上海宣言》中写道:“城市化和工业化在带给人类丰富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城市贫困、文化冲突,正在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为此,中国各大城市开始把“和谐城市”作为目标,通过构建智慧城市改善民生。
“我们把智慧成都归纳为‘智能的城市,智慧的生活’。” 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郭念东说,建设智慧城市是改善民生,提高面向农村及弱势群体服务水平,应对城市化发展挑战不可或缺的手段。
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