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互联网金融:突变的金融生活方式
互联网金融:突变的金融生活方式
TV证券资讯执行总编辑、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发表的一篇《取缔余额宝》的博客文章引起了轰动,并引发了与余额宝之间的论战。
钮文新认为,余额宝6%~7%%的活期存款成本大大增加了,从而增加了整个社会资金的成本。余额宝在回应中表示,银行的存款利率本来就过低,利率市场化是趋势,余额宝只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大众提供了更高的收益。
而在新浪网的一项“余额宝调查”中,共6万多网友参与投票,%的网友不赞成“取缔余额宝”。
或许,孰是孰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九成的网友不赞成“取缔余额宝”,可见余额宝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的潮流滚滚而来,谁都无法逃离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人们的影响到底会怎么样?也许谁也无法预测。阿里巴巴有关人士表示,“10年前,我们没法想象现在的样子,同样,我们现在也很难想象10年后的样子,也许那个时候未必就还有余额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基于大数据,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金融。”
“面对互联网金融,我们首先需要做的不是应对而是迎接。”汇付天下有关人士如是说道,互联网金融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服务小微客户的可行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可更好地实现风险定价,实时动态监管,保证资金安全,从而降低了服务客户的准入门槛。作为支付公司,我们需要做的是将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客户的金融实际需求有效的结合起来,积极创新,迎接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高速增长。
已经在互联网金融走出很大步子的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认为,“我觉得关键是文化,这也是我们平安真的要学习的。这是一个新的文化。很多传统思维不适合他的未来,不适合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化。”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唯一不变的或许就是变化。
余额宝挑动的互联网金融
“金融行业也需要搅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进来进行变革。”2013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一次论坛上表示,未来的金融有两大机会,一个是金融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互联网;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纯粹的外行领导,其实很多行业的创新都是外行进来才引发的。我希望外行人能够参与这个领域,不仅仅是来搅局,而是共同创造一个未来。
马云说到做到,在6月份推出的余额宝,成功地上演了一场“屌丝逆袭”的剧情。第三方支付巨头支付宝内嵌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的余额宝正式上线,宣告货币基金一个新时代的降临。
截至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规模已突破2500亿,用户数4900万,户均持有额5100元。余额宝的推出也使得天弘基金一举成为规模最大、客户最多的基金公司。天弘基金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余额宝的客户数超过8100万。
简单、用户体验和倍增年化收益,让余额宝从众多基金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代名词。对于很多人来说,余额宝像是一个电子商务公司进入基金行业“凭空想象”出来的超级金融产品,其核心的投资逻辑是货币基金:收益比一年定期存款高,流动性仅次于银行活期储蓄,每天计算收益。
问题在于,货币基金早就有,而只有在余额宝出现以后,一战成名。事实上,2013年6月,这距离在上海诞生的国内首支货币基金已经过了10年时间。
阿里巴巴人士表示,正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让货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