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告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肖志芬
一、植入式广告初探
1、选题背景:
随着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数字电视等新媒介不断涌现,尤其是Tivo电视录像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可以过滤掉所有的广告,传统直白式广告的传播效果日渐式微。而广电总局“17号令”的颁布实施使得传统广告播放的时间大大压缩,在广告费急剧增加但广告效果却不断下降的形势下,广告主势必会寻求一种新的广告形式,这种新的广告形式不但要费用适宜,传播效果也要好。于是广告主开始寻求在非广告时间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宣传,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等广告新载体纷纷被开发,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广告模式——植入式广告。
植入式广告其实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在好莱坞影片中,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现规模化发展,成为渗透美国电影、电视和点子游戏的一类重要广告。而在中国,植入式广告还处于起步阶段,冯小刚导演的《手机》这部电影中,NOKIA、中国移动等诸多品牌都被巧妙地植入到剧情中,之后,国内掀起了一阵“植入式广告热”。
植入式广告是指广告主通过付费的形式,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例如,冯小刚的娱乐大片《天下无贼》以及春节联欢晚会中娃哈哈、非常可乐、珍奥核酸、蒙牛、喜力等品牌。
2、选题目的:
植入式广告在中国起步较晚,理论研究滞后,植入式广告在国内的发展还受到诸多挑战,广告主对植入式广告的认同度还有待提高,传播载体对自身的发展战略有待明朗,植入式广告的效果评估还需要进一步的系统化。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必要对植入式广告的概念、类型、其优势和劣势以及运作模式、操作原则做理论上的梳理和分析。
3、如何指导学生论文写作:
主要采取文献研究和举例分析的方法,首先对植入式广告的概念、类型以及植入式广告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基础性研究。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植入式广告的运作模式、操作原则作相关探讨。最后,探讨植入式广告现存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大致框架如下:
·基础分析:
①、植入式广告的概念
②、植入式广告的类型
③、植入式广告的优势和劣势
·深层研究:
①、植入式广告的运作形式(模式)
②、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
观察学习理论塔尔德——社会心理学模仿理论创始人
③、植入式广告的操作原则
·前景和展望
发展中的问题和前景
二、快速消费品广告的说服分析
1、选题背景:
根据AC尼尔森发布的调查显示,2003年中国主要快速消费品品类的零售总额已达到了363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快速消费品是相对于耐用消费品的概念存在的,它的品类包括食品(包括保健品),饮料,烟草类,酒类和个人护理/卫浴用品,这些首先是日常用品,它们依靠消费者高频次和重复的使用与消耗,通过大规模的市场销量来获得利润和实现价值。
由于快速消费品良好的销售业绩和快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快速消费品的营销策略和广告表现也走在其他品类广告的前列。而快速消费品所呈现出的客户群广,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品牌忠诚度低,同质化等特点,使得它对广告这一营销手段有更大更持久的依赖。广告主们力图通过更广泛新奇的说服手段来强化品牌概念;或者通过与强势媒介的联姻来打造产品优质大众化的形象,国内的成功品牌案例如纳爱斯、娃哈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