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假阴性假阳性可能原因.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假阴性假阳性可能原因.docx

上传人:xiaobaizhua 2022/6/6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假阴性假阳性可能原因.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验干扰因素
一、 产生的假阳性的原因有:
1、 污染(无热源的试管、枪头和蒸馏水等)
2、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3、 纱布或其他医疗物品(外科手术)
4、 某些静脉制剂(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或血液制品等)
5、 抗肿瘤试验干扰因素
一、 产生的假阳性的原因有:
1、 污染(无热源的试管、枪头和蒸馏水等)
2、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3、 纱布或其他医疗物品(外科手术)
4、 某些静脉制剂(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或血液制品等)
5、 抗肿瘤多糖(香菇多糖、裂殖菌多糖)
6、 某些疾病导致病人自身丙种球蛋白增高
连续检测有助于降低假阳性的发生;葡聚糖的测定值在连续监测 中出现快速较大幅度的变化提示假阳性,尤其是对还未开始抗真菌 治疗的患者。
二、 产生假阴性的原因有:
1、 不敏感菌:特殊真菌如接合菌(毛霉菌、根霉菌)细胞壁没有(1-3) -0 -D葡聚糖成分,隐球菌细胞壁外有荚膜致使(1-3) -0 -D葡聚糖 释放不出,这些真菌无法检测到。有临床症状,但G试验阴性临床医 生便可以考虑这两种真菌感染的可能。
2、 定植菌:多项研究显示,定植真菌几乎不引起Q-3) -0 -D葡聚 糖升高,即使是严重定殖。因此G试验阴性可以区分定植菌和侵袭性 感染。
3、 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分解代谢。(标本及时送检)
4、 试验操作过程中离心时间过长。(进行标准化操作)
近20余年来,由于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肿瘤化疗、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的 长期应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等因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
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首先是念珠菌感染率显著上升,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住 院患者念珠菌所致败血症的患病率为2%,20世纪80年代后期增至5%,而到了20世纪 90年代后已达8%,有1组研究报道在ICU患者真菌败血症患病率竟高达12%。与此同 时,非白念珠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比例也明显增多,上世纪60〜70年代,白念珠菌感染 高达85%〜90%,然而在1988到1992年间,据一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发现,非白念珠 菌感染的发生率超过白念珠菌,仅42%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是由白念珠菌所致,而其余均 为非白念珠菌,包括热带念珠菌(18%),近平滑念珠菌(17%),光滑念珠菌(11%), 克柔念珠菌(4%)。在非癌症研究中心也得到相类似的调查结果,有学者推测可能与氟康 唑的广泛预防应用有很大关系。
迄今为止,念珠菌仍旧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在美国每年100 000住院 患者中就有6-23例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并成为血行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之一,约占 8%-10%。其中白念珠菌所占比例明显下降,非白念珠菌中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所占比例约为50%-70%,同时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在 下降。其次是曲霉菌感染,侵袭性曲霉病好发于严重免疫缺陷患者,预后极差,发生率 仅次于念珠菌感染列第二位。曲霉属真菌普遍存在于环境之中,肺是其最常见入侵途径。 该病菌嗜血管组织,常侵犯血管,并引起血管栓塞,造成供血区缺血、坏死。虽然,在 曲霉属中约有19个不同种报道可以致病,但主要仍是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和土曲霉, 尤以烟曲霉最为多见,但近年报道非烟曲霉菌(non-fumig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