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康复医学期末综合考评作业
作业名: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进展
姓名:伏俊美
学号:10246200狭窄。
二、康复评定
(一)常规检查1、病史2、症状:随着多型颈椎病的不同分型,可有不同症状。
3、体征:随着颈椎病的不同分型,可有不同体征等。
(二)体检1、压顶试验。(乂称Spurling试验),是压挤椎问孔,引发症状出现或加重。
2、臂丛牵拉试验。如患者上肢出现痈、麻症状为阳性。
3、引颈试验。即椎问孔分离试验,上肢麻痈症状减轻为阳性。
4、前屈旋颈试验。如颈椎出现疼痈为阳性。提示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5、旋颈试验。如患者出现头晕症状为阳性。用丁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
6、低头试验。如出现以上症状者为阳性。
7、仰头试验。对不同类型颈椎病的诊断有意义
(三)特殊检查1、X线平片检查,这是诊断颈椎病重要依据。
2、CT检查,了解椎问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横突孔大小等。对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MRI检查,了解椎问盘突出程度(膨出、突出、脱出)、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况,髓内有无缺血和水肿灶,脑脊液是否中断,神经根受压情况,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
4、肌电图检查。可鉴别神经源性还是肌源性肌肉萎缩,对神经根型和脊髓型的诊断有意义。
5、脑血流图检查。有助丁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
三、康复治疗的目的减轻或消除症状、体征、尽量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和工作能力。
具体如下:
(1) 减轻颈神经根、硬膜囊、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的受压和刺激。
(2) 解除神经根的粘连和水肿。
(3) 缓解颈、肩、臂肌痉挛。
1. 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保持颈椎稳定。但康复治疗不可能消除颈椎间盘退变和颈椎骨质增生四、康复治疗的方法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疗法之一。李雪迎等:2:在1999年通过建立颈椎(C1-T1)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颈椎在不同力量、不同角度条件下的牵引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不同牵引力的作用下,颈椎均出现一定的位移,诸椎问盘后缘均有一定增宽,前缘则大多有所缩窄,最大应力位置均出现在颈椎后缘的椎体上;当牵引角度不变时,随牵引力的增大,颈椎的位移及各点的应力均增大,椎间隙的形变亦更明显;当牵引力不变,随牵引角度的增大,颈椎的位移增大,颈椎上最大应力的位移下移,各椎间隙的形变增大。他丁2003年在同一模型上,使用MARCK72S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得出髓核的体积随牵引力、牵引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上部髓核体积的增大较下部明显,且增大率的差异较增大量更突出,提出以前倾30。,90N牵引颈椎可以最大程度地扩宽椎间隙,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利丁问盘还纳因此牵引的角度、时间和重量是决定牵引效果的三个重要因素。关丁牵引的最佳角度,报道结果并不一致,高楚荣等e认为与生理性前曲相比,部分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消失,颈椎变直,是颈椎病前期维持生物力学平衡的代偿姿势,其后缘明显伸长,椎问孔开大。结合X线片的观察,作者发现垂直位牵引时,椎体后缘不能充分伸展;而在前倾超过30°时,其向上的作用力减少,水平方向力增加,难以维持平■衡;只有在15〜20°前倾位牵引时,牵引力与颈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