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重庆谈判新闻稿.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庆谈判新闻稿.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7/4/27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庆谈判新闻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重庆谈判新闻稿篇一:冯建玫:最高敬意是对先辈们信仰的真诚追随冯建玫:最高敬意是对先辈们信仰的真诚追随 70 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初次踏上陕北大地,曾经这样描述:“这里是我所走过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但是, 历史早已经写就了, 在这一片贫瘠的土地上, 曾经聚集了一群人, 他们在这里创造了一段充满传奇的历史, 成就了一个政党的辉煌, 开启了一个民族的复兴。今天, 当人们到访延安, 驻足在苍凉的黄土高坡, 徜徉在低矮的土窑洞前, 依然会发出感慨: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在延安近郊一片苍山翠柏之中,静静伫立着一座墓园——“四八”烈士陵园。长眠在这里的英烈, 有叱咤风云的英武战将, 有才华横溢的江南才俊, 也有机智勇敢的谍海英雄。有人说, 这座墓园与众不同, 因为这里掩埋着一批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也许,透过他们——那个群体当中的普通一员, 我们真的可以触摸到那个群体的精神世界, 可以尝试着走进那一段辉煌历史的最深处。 2 一陵园中轴线上的烈士, 叫做王若飞, 贵州安顺人。 19 岁追随他的舅父、贵州著名教育家黄齐声先生参加“反袁运动”, 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少年时读《木兰辞》,喜欢当中的一句话: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便给自己改名为若飞,字王度。他曾先后留学日本、法国、苏联,参加过学生运动, 领导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 在党内从事过种类繁多的工作, 包括宣传、组织、统战、军事、少数民族、外交等等。重庆谈判的时候, 著名的民主人士沈钧儒先生曾目睹他在谈判中的表现, 说他“辩争众口, 屹然不动”! 他逝去多年后其卓越的外交才能依然为人所称道。他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强健的体魄, 是党内难得的“全才”。但最令人折服的,却是这位共产党人身上强大的信仰的力量! 1931 年 10月, 因为叛徒出卖, 王若飞在包头被捕。5年7 个月的狱中生活,四个字足以概括——气宇轩昂。敌人对他施以酷刑,逼他招出同志, 他的回答很有知识分子气:“招”字, 早就从我的字典里抠去了;押上刑场,八支步枪指着他的头颅,他面无惧色: “开枪吧! ”带进法庭,他他理直气壮高声宣讲他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 令对手狼狈不堪。被投入囚牢, 他又迅即组织政治犯高唱国际歌, 而且很快就在狱中成立党小组, 成功领导了绝食斗争。时任绥远主席的傅作义将军听闻其人, 心生感佩, 3 在自家客厅数次款待他, 当然, 许他以高官厚禄。王若飞则借机宣讲党的政策, 劝傅将军反蒋抗日。阎锡山也曾派自己亲信秘书前往劝降,王若飞一言以对: “我,只为共产党做事。”他的舅父不远万里去往狱中两次探望他,希望能够疏通关系搭救他出狱。他对舅父讲:倘使为了一个人的存活, 而背叛了千万人的事业, 被千万人所唾弃, 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舅父看他如此决绝,心生悲观,问他:倘有不幸,遗蜕何存?他回答: 大青山上。他的舅父只好含泪在大青山为他买下一块坟冢。他是一个知识分子, 内心里有着浪漫的情愫。他曾从衣服内衬上撕下一尺白绸, 用诗一样的语言写下了与自己深爱妻子的诀别: “忘了我!别了,我们在红旗下相聚, 又在红旗下分手, 战士们虽然在红旗下倒下, 但革命的红旗却永远不倒,它随着战士的血迹飘扬四方! ”透过这些文字, 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是浪漫, ***, 和面对生死的淡定。但是,面对革命的未来,他依然豪情万丈。 5 年多的牢狱生涯, 他抓住一切机会, 利用所有可以用的器械坚持锻炼身体, 狱友们对此难以理解: 死都不害怕, 何必如此?他回答: 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牢狱这一关, 出去之后才能更好地为党工作。相信我,革命一定会成功!面对这样一位对手, 傅作义曾经感佩: 为什么人才都出在共产党那里了! 相信傅将军他所感佩的, 不仅仅是王若飞的才华, 更是这位共产党人身上信仰的强大精神力量。 4 二在这座陵园里, 还有一位烈士广受关注。秦邦宪, 又名博古, 江苏无锡人, 少年时期投身革命, 才华横溢。 19 岁赴苏联学****回国之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年仅 24 岁的博古即担任了中共临时中央总负责人,期间,因为路线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惨重损失。很长一段时间里, 他应该是最令我们感到困惑的烈士之一。想想看, 一个历史书上名字总与错误相连的人,凭什么可以得到后人的尊重和怀念?然而,岁月流逝, 他应该得到的尊重却越来越厚重。为什么?遵义会议后, 博古从党的核心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没有因为一己之私采取消极甚至对抗的态度, 而是表现出了一位共产党人的磊落胸怀和党性原则。在交出印章和文件箱时, 他就说了一句话: “今后,分配我做什么工作都可以,保证完成任务”。在此后的人生中, 他真的是这样做的。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组建新四军等重大历史事件中, 博古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尤其在我们党新闻事业的发展中, 他更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