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敏捷用户体验设计
 
2010-03-18 来源:
 
(敏捷用户体验设计,可以用于许多产品,但,为了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所谈论的内容主要针对软件/互联网产品展开,一般以“软件”泛指软件和互联网。)
目前的软件产品,“如何开发实现”已不成问题,且编程高手辈出。也许难做到的,是确定“到底要开发什么样软件”。我们现在困惑的是“做什么-what”,而不发愁“怎么做-how”。“敏捷用户体验设计-AgileUX”就在试图为此困惑作出解答。
敏捷用户体验设计:指导思想、设计过程、基本技能
敏捷用户体验设计,包括3个部分:指导思想、设计过程和基本技能。AgileUX是“渔”而非“鱼”,它不能直接告诉我们要开发什么样的软件,但会帮我们找到所要开发的软件是什么(what),并且,对如何开发软件(how)也有改进性建议,这样就能保证最终所成型的软件产品正是我们所确定的那个what。在基本的技能上,AgileUX也会给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这样,就能真正将AgileUX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从而避免方法论本身的不可用。
指导思想:Agile、UCD
指导思想有两个:敏捷思想(Agile)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UCD:User Centered Design)。
敏捷的核心就是其“适应性”,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体现为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做事方法,因此,每个人对“敏捷”的定义并不完全一样。正如“色情”,我们很难给出它统一的定义,但,只要是色情的东西,大家都能分辨出来。也许,Jim Highsmith在《敏捷项目管理》一书中的定义可供大家参考——“敏捷是指在动荡的业务环境中,适应变化并创造变化,从而获得价值的一种能力,同时敏捷是平衡灵活性和稳定性的一种能力。”
再谈谈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UCD:User Centered Design)。软件是通过其界面来表现其功能的,界面设计师的职责就是使界面表现模型尽量和用户的心理模型相匹配,即“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为此,设计师需要详细地理解目标用户所想要的软件使用方式。要想做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有两样非常重要:同理心和用户目标。同理心,即换位思考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这对设计师来说很重要,因为他们需要很好地了
解目标用户,基于目标用户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做出设计决策。用户目标,是用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根基,了解用户,首先要了解用户的目标,因此,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更确切地说是“以用户目标为中心的设计”,也就是Alan Cooper所提倡的“目标导向的设计”。
设计过程:用户建模-目标建模-任务建模-内容建模-UI设计-可用性评估
设计过程包括:用户建模、目标建模、任务建模、内容建模、UI设计、可用性评估。
用户建模,就是通过各种用户研究方法深入了解用户,并将研究结果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后继的设计工作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用户建模的一个有力工具就是人物角色(Personas)。人物角色是一个/一组虚拟的人,但他们背后有真实的、基于目标用户群的坚实数据支持。人物角色是大量用户数据的综合体现,是目标用户群的具象化结果。
目标建模,就是在用户建模的基础上,对用户目标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并最终以“相互独立,完全穷尽”(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