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三流企业“培训”员工,一流企业“培养”人才.docx

格式:docx   大小:9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流企业“培训”员工,一流企业“培养”人才.docx

上传人:小博士 2022/6/7 文件大小: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流企业“培训”员工,一流企业“培养”人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流企业“培训”员工,一流企业“培养”人才
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
建立人才机制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但许多企业在人才培养 上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人才培养做成了员工培训, 以事为本的短期结果导向而非以人为本的,不会做你 期望的事”,这实际上就是趋利避害心理所带来的结 果。
所以,既然员工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利益”来进行的, 那么我们就需要引导他,使他关注的利益和企业利益趋 于一致。利益原则就是强调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统 一,即在企业利益的基础之上对员工利益进行设计,使 其行为和他的利益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符合企业 发展的目标。
| 2、增强员工归属感的“三板斧”
怎样才能够让员工具有更强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很 多专家、学者也做出了研究,其中,大家认为“氛围”和 “归属感”的影响最大,也就是需要为员工创造出一种氛 围,来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具体地,企业可以从三个方 面入手,即熏陶、引导和实践。
第一,熏陶。通过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一种工作和学****氛围,熏陶员工的行为,使员工能够按着企业既定的方 向去努力;
第二,引导。用理念、思想、文化引导(不是教育)员 工,使其自动自发地沿着企业既定的方向产生企业所期 望的行为;
第三,实践。让员工通过实践工作提升自身的工作能 力,而不是仅仅通过开会、讨论进行纸上谈兵。
培养员工的“双理念”
企业员工培养应该遵循两个理念,即致力于培养员工自 动自发的行为和致力于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第一,提高员工自动自发的行为,即提高员工的主动 性,使员工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能够做出恰当的行 为。“没有被告知”和“做恰当的事”是重点,这是驱动员 工内心动机行为的理念和结果,是培养员工具有主动性 的关键所在。
第二,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 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他认为,“员工的自我效 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 推测与判断,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 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变 化往往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个人成功经历、他人替代 经验、言语劝说以及情绪及生理状态。
因此,让员工体验成功、对员工进行及时鼓励以及树立 成功的榜样,都可以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有些企业将“相信自己就能行”、“我们要把不可能变成 现实”这样的理念变成口号来激励员工。对员工的及时 鼓励包括对员工成绩的肯定,对其付出努力的及时赞
赏,以及对“0”失误率的认可,即在大多数情况下,企 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对员工采取正向的激励,而不负向的 批评或者贬低,当管理者能够坚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员 工的优点上时,正向、及时的鼓励就会发挥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不妨寻找一些成功人士, 请他们现身说法,为员工进行培训,讲述他们自己成功 的故事,以此来强化员工的自信心和斗志。
员工培养的方法
员工的岗位、职责、层级不同,培养的重点和方法也不 同。在企业中,首先可以按照基层员工、中层员工和高 层员工三个层次对人员进行划分,这三个不同的层次的 员工的工作重点是不同的:
基层员工主要负责计划实施和信息反馈;
中层员工主要职责是制定目标计划和团队建设; 高层员工负责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及其执行控制。
因此,这三类员工培养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1、基层员工用“流程”来培养
企业基层员工包括基层的管理人员、一线的操作岗员 工,他们的工作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客户的承诺, 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
比如,消费者在装修一套新房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这套 房屋的设计,包括户型、功能、质量等等方面并不十分 尽如人意。所以,在装修的时候,房主不得不到处去 砸:砸窗、砸门、砸墙,去重新设计。但是,面对同一 套房屋,设计专家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他会反驳 说,这是在参考了很多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考虑 到了最时尚的因素所进行的功能、结构设计。至于房屋 的质量,这是材料采购的问题,是施工方的问题。总 之,就是没有人会对这套房屋的整体评价负责。
而企业要想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就要利用明确的流程 来培养和约束基层员工,使其在完成具体工作的时候 “有要求、有规范”,甚至可以具体到操作的步骤。
用“流程”来培养员工可以避免基层员工犯错误,避免他 用自己所谓的经验去改造我们的产品。在没有“流程指 导和规范动作指引”的情况下,我们经常会看到,基层 员工总是会说,“
我认为”、“我以为”。而按照个人既往 的经验和理解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会因人而异,甚至五花 八门,最终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而用流程培养员 工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员工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做到“不 改样、不走形”,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中层员工用“考核”来培养
中层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