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蜂鸣器的结构原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9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蜂鸣器的结构原理.docx

上传人:sssmppp 2022/6/7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蜂鸣器的结构原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压电式蜂鸣器 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 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三 极管。
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V直流工 作电压),多谐
蜂鸣器
鸣器;如果能发出持续声音的,且电阻在几百欧以上的,是有源蜂鸣器。
有源蜂鸣器直接接上额定电源(新的蜂鸣器在标签上都有注明)就可连 续发声;而无源蜂鸣器则和电磁扬吏器一样,需要接在音频输出电路中才能 发尸O
蜂鸣器驱动模块
在单片机应用的设计上,很多方案都会用到蜂鸣器,大部分都是使用 蜂鸣器来做提示或报警,比如按键按下、开始工作、工作结束或是故障等 等。这里对单片机在蜂鸣器驱动上的应用作一下描述。
驱动方式
由于自激蜂鸣器是直流电压驱动的,不需要利用交流信号进行驱动, 只需对驱动口输出驱动电平并通过三极萱放大驱动电流就能使蜂鸣器发出 声音,很简单,这里就不对自激蜂鸣器进行说明了。这里只对必须用l/2duty 的方波信号进行驱动的他激蜂鸣器进行说明。
单片机驱动他激蜂鸣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PWM输出口直接驱动, 另一种是利用I/O定时翻转电平产生驱动波形对蜂鸣器进行驱动。
PWM输出口直接驱动是利用PWM输出口本身可以输出一定的方波来直 接驱动蜂鸣器。在单片机的软件设置中有几个系统寄存器是用来设置PWM 口的输出的,可以设置占空比、周期等等,通过设置这些寄存器产生符合
蜂鸣器要求的频率的波形之后,只要打开PWM输出,PWM输出口就能输出 该频率的方波,这个时候利用这个波形就可以驱动蜂鸣器了。比如频率为 2000Hz的蜂鸣器的驱动,可以知道周期为500U s,这样只需要把PWM的 周期设置为500 Li s,占空比电平设置为250u s,就能产生一个频率为2000Hz 的方波,通过这个方波再利用三极管就可以去驱动这个蜂鸣器了。
而利用I/O定时翻转电平来产生驱动波形的方式会比较麻烦一点,必 须利用定时器来做定时,通过定时翻转电平产生符合蜂鸣器要求的频率的 波形,这个波形就可以用来驱动蜂鸣器了。比如为2500Hz的蜂鸣器的驱动, 可以知道周期为400U s,这样只需要驱动蜂鸣器的I/O 口每200 U s翻转 一次电平就可以产生一个频率为2500Hz,占空比为l/2duty的方波,再通 过三极管放大就可以驱动这个蜂鸣器了。
蜂鸣器驱动电路
由于蜂鸣器的工作电流一般比较大,以致于单片机的I/O 口是无法直 接驱动的,所以要利用放大电路来驱动,一般使用三极管来放大电流就可 以了。
蜂鸣器驱动设计
由于这里要介绍两种驱动方式的方法,所以在设计模块系统中将两种 驱动方式做到一块,即程序里边不仅介绍了 PWM输出口驱动蜂鸣器的方法, 还要介绍I/O 口驱动蜂鸣器的方法。所以,我们将设计如下的一个系统来 说明单片机对蜂鸣器的驱动:系统有两个他激蜂鸣器,频率都为2000Hz, 一个由I/O 口进行控制,另一个由PWM输出口进行控制;系统还有两个按 键,一个按键为PORT按键,I/O 口控制的蜂鸣器不鸣叫时按一次按键I/O 口控制的蜂鸣器鸣叫,再按一次停止鸣叫,另一个按键为PWM按键,PWM 口 控制的蜂鸣器不鸣叫时按一次按键PWM输出口控制的蜂鸣器鸣叫,再按一 次停止鸣叫。
电路原理图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