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内控理论基础.docx

格式:docx   大小:4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控理论基础.docx

上传人:zhuwo11 2022/6/7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控理论基础.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分析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发展历程)
控制论
委托代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论述
行政事业单位概念界定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念及必要性
部控制的管理特征已被普遍认 同,内部控制正式起步。
20 世纪70 年代至 90 年代,为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内部控制得到各界的重视, 其研究内容也越来越详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 1988 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 55 号》中认 为:内部控制由内部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三要素组成。在这个时期,有关内部控制的 研究发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将控制环境被纳入了内部控制的范畴,二是会计控制和管理控 制已经融合在一起为内部控制服务。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内部控制成熟阶段。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提出内部控制大五大要素和三个目标,为内部控制的成熟奠定坚实的基础。COSO委员会指出, 内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它是由企业管理层、 经营层和所有员工共同实施的,为实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果和效率、相关法规遵循等目 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2004 年, COSO 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原有五要
素中的风险评估拓展为: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提出内部控制由八要素组成:控制环 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内部控制相关论述
(1)行政事业单位概念界定 广义的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两个概念,其中行政单位包括党、团、行政机 关在内的各类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则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 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中共中央政治局。本文提到的行政事业单位是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 位的统称[29]。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不具备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清晰的股权结构,其工作性 质、业务范围和业务活动相对稳定,经费管理采用预算制,资金来源与用途相对明确,其风险种 类与企业明显不同[30],见表 。
表 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差异
属性
行政事业单位
企业
营利性
除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夕卜,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是以 增进公众利益为目的的非营 利性机构
以增加企业价值,创造剩 余收益为目的的营利性 组织
资金来源
财政预算收入
股东资本投入和债务资本
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方具有强势地位,由于没
有具体、明确的委托方,导致
权利义务不对等
双方地位平等,委托代理 关系明确
法律限制
法律法规限制较多
法律法规限制较少
绩效评估标准
主要考核工作完成情况、公共 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的效率 和效果、党风廉政建设等,但 难以量化评价
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 状况、债务风险、经营增 长状况等财务和非财务 指标
产权关系明晰程度
由于公民概念的不确定性和
模糊性,产权界定模糊
明晰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念及其必要性
如前文所述,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保证会计信 息资料正确可靠、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