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文档名称:

《粪便处理》.ppt

格式:ppt   大小:3,045KB   页数:8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粪便处理》.ppt

上传人:相惜 2022/6/7 文件大小:2.9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粪便处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粪便的处理
编辑课件
粪便排入造成河流被污染
编辑课件
粪尿横流现场
好臭啊!
编辑课件
管理意义
1、防止水、土壤、食物受到污染
2、防止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3、有利于文化建设
4、有利于物腊等物质,难以被微生物分解。
有的农林废物因表面布有众多疏水性毛孔,使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十分缓慢
因此这些农林废物均需进行预处理后才能用于生产堆肥。
编辑课件
2、堆肥化过程(composting process)
堆肥化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是极其复杂的,目前尚难进行精确的描述。在实际设计和操作过程中,通常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温度上升期
高温维持期
温度下降期
编辑课件
(1) 温度上升期(温度在内50℃以下)
堆肥化的初期阶段;
微生物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也叫驯化过程。
一般3-5天可达到50度以上
编辑课件
(2) 高温维持期(温度50-60℃)
嗜温菌最活跃,主要利用物料中可溶解性的有机物,如糖类、淀粉,大量繁殖,在转换和利用化学能的过程中释放出细胞合成所需的多余能量,加上物料的保温作用,使温度不断上升。
以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为主的微生物在此阶段迅速繁殖。
温度最好不超过60度,否则腐熟不好
编辑课件
废物堆积开始发酵一周左右,堆温可达65~70℃。嗜温菌受到抑制或死亡,嗜热菌大量繁殖。
最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除前一阶段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继续分解外,其它固体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本质素、蛋白质等)也开始强烈分解。
50℃,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都很活跃。
60℃,真菌不适于生存,只有嗜热性放线菌和细菌仍在活动。
70℃以上,大多数微生物其谢活动受到抑制,死亡或休眠
高温阶段,微生物经历三个时期的变化后,堆肥开始形成腐殖质,逐步进入稳定状态。
编辑课件
(3)温度下降期(温度低于50℃)
在内源呼吸期,微生物活性下降,发热量减少,温度逐渐下降至中温,并最后过渡到环境温度,剩余有机物大部分为难降解物质,腐殖质大量形成。
在温度下降的过程中,嗜温菌又重新开始活动,进一步分解残留有机物,腐质不断增多,且趋于“稳定”,堆肥便进入腐熟阶段。
编辑课件
三、堆肥方法分类
堆肥化系统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按堆制方式分类:
间歇堆积法(Intermittent stacking)
连续堆积法(Double tower circulating reactor)
按原料状态:
静态发酵法(Static fermentation)
动态发酵法(Dynamic fermentation)
按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需氧堆肥(aerobic composting)
厌氧堆肥(anaerobic composting)
编辑课件
(1)需氧堆肥(aerobic composting)
在有氧状态下,好氧微生物对有机废物分解转化的过程
最终产物主要是H2O、CO2、热量和腐殖质。
好氧堆肥主要用于处理城市垃圾,堆肥系统的温度一般为50~65℃,最高可达70℃以上,堆肥周期短,能连续操作,也称为高温快速堆肥;
好氧堆肥的肥料质量好,可以制作有机颗粒肥料。
不足之处:需要对原料进行比较严格的分选,需要强制通风和机械搅拌,对设备要求高,运行能耗大,投资大。
编辑课件
1、平地需氧式堆肥
2、半坑式需氧式堆肥
编辑课件
(2)厌氧堆肥(anaerobic composting)
在无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转化的过程
厌氧堆肥的最终产物是CH4、CO2、热量和腐殖质。
厌氧堆肥过程中,空气与发酵原料隔绝,堆制温度低,工艺较简单,成本低,对原料的适应性强,成品肥中氮素保留较多,但工艺条件较难控制,堆肥周期长,有机物分解速度缓慢,处理效率低,容易产生恶臭,有机物分解不完全,产品质量低,肥效差。
编辑课件
实际上,堆肥化的好氧和厌氧是相对的,在好氧过程中,由于原料颗粒较大且不均匀,不可避免存在厌氧发酵过程;反之,由于密封不严,厌氧过程中也会有好氧菌的作用。
编辑课件
四、 堆肥化的影响因素
影响堆肥化效果的因素很多,为了创造更好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和有机物分解的条件,在堆肥化过程中必须控制以下主要因素。
编辑课件
堆肥化的影响因素
通风和耗氧速率(aeration and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含水率(water content )
温度(termperature)
有机物含量(organic content)
粒度(granularity)
碳氮比(C/N)(carbonnitrogen ratio)
碳磷比(C/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