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 回油阀
1、读懂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
2、拟定表达方案、定比例、图幅
3、画图框、布局、画主要基准线
4、画图
5、标注尺寸
6、编零件号、填写明细表、标题栏和技术要求
7、检查、描深
回油阀装配图的画图过程
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 回油阀
1、读懂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
2、拟定表达方案、定比例、图幅
3、画图框、布局、画主要基准线
4、画图
5、标注尺寸
6、编零件号、填写明细表、标题栏和技术要求
7、检查、描深
回油阀装配图的画图过程
样图
习题集 p77
▼
01
主视图
立体
原理
动画
弹簧画法
☆☆☆
回油阀
编辑课件
调节螺杆7调整弹簧的预加压力,以限定油压
阀罩6用以保护调节螺杆,免受损伤和旋动
1、读懂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
▼
02
回油阀通过管道与机器或容器连接,当油路中压力过高时,油通过回油阀流回原处,使管道中压力下降
弹簧3的压力使阀门2的锥部与阀体1的锥形孔接触密闭
正常工作时,具有一定压力的油由阀体1下端孔流入,从右端孔流出
当主油路获得过量的油 并超过允许的压力时 阀门2受压抬起,过量油就从阀体1和阀门2的缝隙中流出,从左端管道流回油箱
编辑课件
▼
04
回油阀
工作原理
编辑课件
阀体零件
1、读懂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
▼
03
编辑课件
06
紧定螺钉、阀罩
阀盖 螺杆 大螺母 压盖 垫片
弹簧
阀门
阀体
拆卸回油阀 了解零件装配关系
▼
螺母 双头螺柱
编辑课件
1)选主视图
按工作位置放置
全剖 可表达工作原理 各零件之间装配关系
2)确定其他视图
主、俯视图基本已能表达各零件装配关系
俯视图用半剖,沿阀体与垫片的结合面剖切,表达阀体上端面的结构形状
局部放大图(斜剖视)表达阀盖与阀体的连接
为表达安装尺寸,再采用两个局部向视图,表达各法兰的形状以及上面的安装孔
2、拟定表达方案、定比例、图幅
A3图幅
3)定比例、图幅
根据总体尺寸和视图数量,选择合适的图幅和比例(A3幅面,比例 1:1)
▼
100
125
110
1)选主视图
2)确定其他视图
3)定比例、图幅
编辑课件
A3图幅
3、画图框、布局,画主要基准线
布局时要考虑标题栏和明细表等
▼
08
编辑课件
画各基本视图的主要基准线,这些基准线常是部件的主要轴线,对称中心线或某些零件的基面或端面
3、画图框、布局,画主要基准线
09
用淡、细线条画底图
先画主要零件,后画次要零件
开始时以确定轮廓为主,细节结构可先不画,只画大致轮廓
以一个视图为主 兼顾其他视图
画剖视图时要尽量从主要装配线入手由内向外逐个画出
零件上的小圆角、倒角等工艺结构可简化不画
▼
编辑课件
4、画图
先画阀体
10
用淡、细线条画底图
先画主要零件,后画次要零件
开始时以确定轮廓为主,细节结构可先不画,只画大致轮廓
以一个视图为主 兼顾其他视图
画剖视图时要尽量从主要装配线入手由内向外逐个画出
零件上的小圆角、倒角等工艺结构可简化不画
▼
编辑课件
11
画阀体
画阀门
画阀盖 螺杆 弹簧 压盖等
画螺母 阀罩 紧定螺钉等
▼
再放大
零件上的小圆角、倒角等工艺结构可简化不画
用淡、细线条画底图
细节结构可先不画 只画大致轮廓 不要急于画剖面线 由内向外逐个画
弹簧画法
编辑课件
画次要结构 细部结构
画其他视图
▼
12
画阀体
画阀门
画阀盖 螺杆 弹簧 压盖等
画螺母 阀罩 紧定螺钉等
编辑课件
7、检查、描深
6、编零件号、填写明细表、标题栏和技术要求
5、注尺寸
▼
13 End
放大
主视图
放大
其他视图
放大明细表
编辑课件
画回油阀结束
19
编辑课件
弹簧可用来减震、夹紧、承受冲击、储存能量和测力等。其特点是受力后能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去除外力后能恢复原状。
常用的螺旋弹簧按其用途可分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和扭力弹簧。下面仅介绍螺旋压缩弹簧有关的尺寸计算和画法
弹 簧
教材
编辑课件
第四节 弹 簧
一、螺旋压缩弹簧的参数名称和尺寸计算
簧丝直径d 弹簧外径D
弹簧内径D1 弹簧中径D2
有效圈数n 支承圈数n0
总圈数n1 节距p
自由高度H0
国家标准对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d、D2、p、n0等参数、弹簧的机械性能及标记作了规定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