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沉降观测内容及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9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沉降观测内容及方法.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0 2022/6/7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沉降观测内容及方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竖直布置沉降观测点示意图水平布置沉降观测点示意图
沉降观测主要内容及观测方法
沉降变形观测范围、内容
运粮河特大桥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的观测
运粮河特大桥沉降变形观测

桥梁墩台基础沉降观录应真实、可靠,并有可追溯性;计算成果和图表清晰、签署齐全,并妥善保存。
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观测水准基点(基准点)的布设在沿线施工已设水准基点的基础上,按距离不大于1km增设水准基点(基准点),水准基点应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原状土层上,应埋入当地冻结线以下不小于
,亦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水准点。每个独立的观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水准基点(基准点)。
,在沿线已设水准基点的基础上,两工作基
点间距宜小于100m,工作基点距路基中心的距离应小于100m。观测工作基点必须布设在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且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采用顶端圆滑的①20mm长60cm钢筋插入基桩中,,采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按顺序编号。
,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复测校核。
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沉降变形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沉降变形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
高差中误差
(mm)
每站高差中误差
(mm)
往返较差、附
合或环线闭
合差(mm)
监测已测高
差较差(mm)
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的要求
三等


<;n
<、1'n
DS0或DS1型仪器,按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n:测站数
沉降变形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
沉降变形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
等级
高程中误差(mm)
相邻点高差中
误差(mm)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
闭合差(mm)
一等
±
±
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
<~

应满足《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高程控制测量二等水
准测量等级有关指标。其主要技术指标列表如下:


水准仪
的型号
视线
长度
(m)
视线高度
(下线读数)
(m)
前后
视距差
(m)
前后视
累计差
(m)
基、铺面读数较差
(mm)
基、铺高差较差
(mm)
往、返较差、符
合允许闭合差(mm)

DS05
<30
>
<
<
<
<
±、'n或±3JL
注:n-测站数;L-水准线路长度(以km计)。

选择满足一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不低于DS1精度的精密水准仪,配套铟钢尺,电子水准仪配编码水准尺。本工程选择TrimbleDINI12数字水准仪及配套铟钢尺。
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评估
运粮河特大桥基础沉降分析评估应采用曲线回归法。对于预制梁桥,基础沉降应按墩台混凝土施工后、架梁前及架梁后三阶段进行。
根据桥梁实际荷载情况及观测数据,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