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高中历史必修 1 知识点归纳 2 高中历史必修 1 知识点归纳 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3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4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7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9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9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1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2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2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3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5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6 第 10课鸦片战争 16 第 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8 第 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0 第 13课辛亥革命 22 第 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4 第 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26 第 16课抗日战争 27 第 17课解放战争 28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1 第 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1 第 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32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33 第 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33 第 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35 第 22课祖国统一大业 36 第七单元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37 第 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37 第 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39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40 第 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40 第 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41 第 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42 3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 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 禹死后,启继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王位世袭制形成原因: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3. 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地方封侯、伯(仍是自己的部落首领,带有一定部落色彩),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在龟甲上刻字占卜。 5. 公元前 1046 年, 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重要战役: 牧野之战。 6. 分封制(周公建制) ——封建时代开始 1)定义:封邦建国 2)对象:王室成员、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先代贵族 3)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同时拱卫王室,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根本目的: 巩固西周奴隶制政权的统治 4)分封者权力与义务:权力: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征派赋役、建立武装的权力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供赋,朝觐述职 5)作用:加强统一,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6)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7)影响: ,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格局。 (设置官员、征派赋役、建立武装) ,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制度破坏。 8)破坏: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原因: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征派赋役、建立武装的权力, 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表现: 楚王问鼎、诸侯争霸 、商封侯伯的区别:夏商时期侯、伯在部落中权力很大,比中央没有分封制时,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紧密。 71国,姬姓诸侯 53个。 9. 宗法制(世卿世禄制)1)核心(最大特性): 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特点:层层分封,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有相对关系,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国与家紧密结合 3)示意图: 天子嫡长子→天子余子→诸侯嫡长子→诸侯余子→卿大夫嫡长子→卿大夫余子→士 4)定义:用父辈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5)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在政治、经济、权力、等级方面的矛盾。 4 6)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垄断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0.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11. 宗法制、分封制关系:分封制是建立宗法制基础上,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上的体现就是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12. 礼乐制度:为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13. 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4.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15.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