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观音乐讲座心得分享.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音乐讲座心得分享.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2/6/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音乐讲座心得分享.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观音乐讲座心得分享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它记载并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赞美并谱写着社会进步的辉煌篇章。今天xxxx整顿了,盼望对你有协助。篇一
  今年春天,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专家在中组部培训中心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问题。芬兰籍古典音乐家西贝柳斯在创作出《芬兰颂》的时候,芬兰还处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芬兰颂》上演后就遭到了沙皇的文化检查官的审查,她们听出了这首曲子曲子所蕴涵的对抗精神,于是这部杰作就被禁演了。
  其实,全曲仅有7分钟,没有一句唱词,凭什么就觉得这是一首具有特定内涵的作品呢?于是,周专家把这段纯音乐播放给我们听。成果,我们学员的感受和沙皇俄国的文化审查官惊人的一致:我们从乐曲的各个部分分别听出了苦难、抗争、觉醒、胜利等思想内容。站在文化审查官的立场,似乎我们是理解对的了。但问题是,原作者西贝柳斯历来就没有说过这首曲子要表达什么内容!那么,我们理解对的与否的原则又在哪里?正是基于此,周专家评价道:“理解音乐何必要对的?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得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音乐当中获得丰富的感受。”
  的确,理解艺术和体悟宗教的直观措施无法用科学和常识的逻辑作出对的与否的鉴定。在此意义上,我们的确可以说,有多少观众就有多少哈姆雷特。但是,我们试想,如果我们是那个时代的芬兰人民,身处在外国屈辱的统治下,聆听这首《芬兰颂》的时候,相似的处境和经历必然会引起我们相似的艺术体验,而这正是人的共同感的体现。
  艺术的欣赏者面对艺术作品的忘我的沉浸,她们把自己的所有生活体验以一种非概念式的朦胧形式和艺术作品相结合,她们在《芬兰颂》中窥见了影影绰绰的自己,发现了这个苦难而真实的现实,听到了振奋人心的鼓励,看到了美好生活的盼望。她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使得艺术变化了她们自己。不知是为什么,真正艺术的美总是能引导伦理的善,这正是艺术的力量所在。张世英先生也觉得,审美意识是优先于道德意识的,善是美的必然结论。正如伟大的古希腊悲剧,它那悲壮的行而上的酒神精神仿似女巫的咒语把观者的心蛊惑,观者进入悲剧的情境其实是观者重新置身于意义的持续性中,观者在悲剧中更深刻地结识了自己。这是悲剧美的伦理功用。
  因此,在艺术的体验中存在着一种意义丰满的过程,一部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作品一旦诞生,也就进入到了历史的解释学循环中。我们在不同样的时代背景、文化老式中对同一部艺术作品有着我们独特的解释,这些带有着深深的时代和文化烙印的解释不是这部艺术作品之外的单独存在,而是参与到这部艺术作品的意义构成中来了,使得这部艺术作品越来越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历史上《芬兰颂》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推动作用,目前的《芬兰颂》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远远超过了西贝柳斯发明这部作品的那几页乐谱所承载的重量。
  最后,让我们听从周专家的呼喊——走进古典音乐的世界,为我们的灵魂谋求到一处纯洁而优美的避难所。篇二
  今天,得到要去听讲座的告知,据说还是音乐讲座。
  我很困惑,经济学院没有音乐系,怎么会有音乐讲座呢?我没听错吧。此外我也很困惑,面对学经济的学生,这位专家会怎么讲,讲乐理知识、演奏、音乐的历史还是教我们欣赏音乐?总觉得,不管讲那个所有不是很合适。音乐知识那么多,仅凭小小的一种讲座,就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