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解决民生问题五要
冀纯堂 政府作为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必须统筹兼顾,多策并举,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抓住“公平之要”
收入分配解决民生问题五要
冀纯堂 政府作为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必须统筹兼顾,多策并举,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抓住“公平之要”
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抓住了收入分配调整这个关键,就牵住了社会公平的牛鼻子。因此,要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鼓励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收入。
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进一步发挥工资增长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行业工人成本信息等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调制度,促进形成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完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和信息体系建设,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
解决“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后几年内,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有1400万人下岗失业,即使经济增长保持8%―10%左右的速度,每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仍有1000万人左右,加之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和积极应对的艰巨任务。
因此,要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大力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非国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完善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要筑牢“托底之网”
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之网”,对落实民生举措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与发达依然较低,覆盖范围也有待扩大,还有大量的人群应尽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要按照“增加保障线,扩大保障面,力争全覆盖”的思路,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逐步把农民工、民营企业职工、临时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进一步扩大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农村低保覆盖面。加强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保障体系建设和扶贫开支,落实好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关心和支持残疾人和老龄事业。
要补足“发展之短”
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中重经济、轻社会事业,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脚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落实民生举措,要立足于确保公益、促进均衡、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