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01426犯罪心理学考点汇总
犯罪心理学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单选题( 1 分×20)(第一/二部分,加粗为多次考过)
1. ①孟子-人性本善;荀子- 人性本恶;告子-食色性也;商鞅-预防/治理犯罪靠刑法。
01426犯罪心理学考点汇总
犯罪心理学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单选题( 1 分×20)(第一/二部分,加粗为多次考过)
1. ①孟子-人性本善;荀子- 人性本恶;告子-食色性也;商鞅-预防/治理犯罪靠刑法。
②犯罪缘由:德莫克里特-贪得无厌;苏格拉底-面黑;柏拉图-灵魂中的坏成分;孟德斯鸠-精神质变
2.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发展、改变的宏观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意识、社会风俗习惯等。
????????????..?????微?观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学校、人际交往、居住环境、工作场所等。
3. 犯罪心理与一般心理,从现象上看:无本质区分;从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来看:有本质区分。
4. 犯罪心理学的9 种详细探讨方法:心理分析法(通过犯罪行为表现及后果,以犯罪人的活动产品,探究其心理因
素和活动规律的方法)、视察法、试验法、问卷法、谈话法、个案探讨法(如:追踪探讨)、比较法、心
理测验法、数量统计分析法。
5. 青少年犯罪:年龄11、12岁~25 岁,特点:突发性/干脆性/仿照性/结伙/暴力突出/再犯多/网络毒品多。男性犯
罪集中于青少年时期。中年犯罪:年龄25 岁~55岁。
6. 犯罪标记行为:犯罪人为满意某种心理/情感上的须要而实施的特别行为,是超出犯罪手段所需范围的非必要行
为。如反复熬煎被害人、塞“上路费”。
7. ① 继发型渐变模式:早期无劣迹,正常参加社会生活,但在某阶段起先私欲膨胀,动摇心理防线,思想、作风蜕变,渐渐堕落走上犯罪道路。(如:好领导起先接受小恩小惠,不知不觉就犯罪了。)②原发型渐变模式:少年时人格就不健全,渐渐发展成犯罪。幼年就有越轨行为,形成犯罪心理时已有固执的恶习。(由问题少年渐渐发展成犯罪,如:小时偷针大了偷金)③犯罪心理的突变模式: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缺乏渐渐改变的过程,由于发生对个体至关重要的状况或受到环境、气氛的刺激,突发性地形成犯罪心理。(如:生气失手杀人。)
8. 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结果-- 使犯罪人形成较为固执的犯罪动力定型。
9. 犯罪动机的恶化-- 抢劫犯/ 强奸犯防止被认出而杀害受害人、盗窃犯罪因拒捕而发展成抢劫犯罪。
10. 犯罪须要的产生主要源于-- 某些须要得不到满意产生的挫折感。
11. 大量探讨表明,犯罪人的智力平均处于中下水平,但智能化程度在提高。
12. 犯罪人作案后的主动心理:侥幸/满意/得意,行为:炫耀、挑衅、超常消费、连续作案等。犯罪人作案后
的消极心理:惊慌、忧虑、懊悔、恐慌等(做贼心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