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修订
日期
修订
单号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次
修订
审位,应彻底活扫十净。
4. 检验用灯具与工具得电源电压,应符合GB3805«安全电压》得规定。
5. 内部检验时,应有专人监护,并有可靠得联络措施。
第18条检验用得设备与器具,应在有效得检定期内,经检查与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四章检验
第19条压力容器得检验周期,应遵照《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得规定;槽、罐车得检验周期,应遵照《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与《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得有关规定。
第20条检验得一般程序
检验得一般程序(图1),就是检验工作得常规要求,检验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验项目,并进行检验工作。
第21条检验得基本要求(槽、罐车得小、中、大修得检验与内容,除参照本条外,还应参照第22、23条)
1. 外部检查应以宏观检查为主,必要时可进行测厚、壁温检查与腐蚀介质含量测定等。
2. 内外部检验应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为主,必要时可采用以下得检验方法:
(1) 表面探伤;
(2) 射线探伤;
(3) 超声波探伤;
(4) 硬度测定;
(5) 金相检验;
(6) 应力测定;
(7) 声发射检测;
(8) 耐压试验;
(9) 其她。
第22条外部检查内容
1. 压力容器得本体、接口部位、焊接接头等得裂纹、过热、变形、泄漏等;
2. 外表面得腐蚀;
3. 保温层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4. 检漏孔、信号孔得漏液、漏气、疏通检漏管;
5. 压力容器与相邻管道或构件得异常振动、响声,相互摩擦;
6. 按照本规程第六章要求进行安全附件检查;
7. 支承或支座得损坏,基础下沉、倾斜、开裂,紧固螺栓得完好情况;
8. 排放(疏水、排污)装置;
9. 运行得稳定情况;
10. 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得压力容器监控情况
第23条内外部检验内容
1. 第22条外部检查得有关内容;
2. 结构检查
应重点检查下歹0部位:
(1) 筒体与封头得连接;
(2) 方型孔、人孔、检查孔及其补强;
(3) 角接;
⑷搭接;
(5) 布置不合理得焊缝;
⑹封头(端盖);
(7) 支座或支承;
(8) 法兰;
(9) 排污口;
3. 几何尺寸
根据原始资料审查情况,检验员可结合下列内容检查,并做记录:
(1) 纵、环焊缝对口错边量、棱角度;
(2) 焊缝余高、角焊缝得焊缝厚度与焊角尺寸;
(3) 同一断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
(4) 封头表面凹凸量、直边高度与纵向皱折;
(5) 不等厚板(锻)件对接接头未进行削薄过渡得超差情况;
(6) 布置不合理得焊缝;
(7) 直立压力容器与球形压力容器支柱得铅垂度;
(8) 绕带式压力容器相邻钢带间隙。
凡就是已进行几何尺寸检查得,一般不再重复检查,对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变化得,应重点复核。
4. 表面缺陷
(1) 腐蚀与机械损伤
测定其深度、直径、长度及其分布,并标图记录。对非正常得腐蚀,应查明原因。
(2) 表面裂纹
① 内表面得焊缝(包括近缝区),应以肉眼或5-10倍放大镜检查裂。
有下列情况之一得,应进行不小于焊缝长度20购表面探伤检查:
材料强度级别M>540MPeW,Cr-Mo钢制得;有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介质有应力腐蚀倾向得;其她有怀疑得焊缝。
如发现裂纹,检验员应根据可能存在得潜在缺陷,确定增加表面探伤得白分比;如仍发现裂纹,则应进行全部焊缝得表面探伤检查。同时要进一步检查外表面得焊缝可能存在得裂纹缺陷。内表面得焊缝已有裂纹得部位,对其相应外表面得焊缝应进行抽查。
② 对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异种钢焊接部位、补焊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与易产生裂纹部位,应重点检查。
③ 有晶间腐蚀倾向得,可采用金相检验或锤击检查。锤击检查时,用0、5〜1、0公斤重得手锤,敲击焊缝两侧或其她部位。
④ 绕带式压力容器得钢带始、末端焊接接头,应进行表面裂纹检查。
(3) 焊缝咬边检查。对焊接敏感性材料,还应注意检查可能发生得焊趾裂纹。
(4) 变形及变形尺寸测定,可能伴生得其她缺陷,以及变形原因分析。
5. 壁厚测定
(1) 测定位置应有代表性,并有足够得测定点数。测定后应标图记录。
测定点得位置,一般应选择下列部位:
① 液位经常波动部位;
② 易腐蚀、冲蚀部位;
③ 制造成型时,壁厚减薄部位与使用中产生得变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