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一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
【导语】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我们现在做的工
作,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人事的不可
缺少的根底。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 x高一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
【导语】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我们现在做的工
作,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人事的不可
缺少的根底。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 xx 高一频道为
大家整理了 《高一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 感谢大家的阅读支持, 希望可以
帮助到大家!
【一】
1、报刊:①.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②.《昭文新报》一般认
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 ③. 戊戌变法时的《时务报》、辛亥革命
时的《民报》、五四运动时的《新青年》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有
着重大启蒙作用。 ④. 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报、《新华
日报》 、 《解放日报》 等政论性报刊, 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⑤.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
舆论工具,与之并存的《光明日报》等其它类型的报刊,内容丰富。 ⑥. 改革开
放后,我国报刊业恢复了生机。
2、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中国。②.1905年,由中国人自
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③.1931年, 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④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兴旺,由蔡
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在1935 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
江南北,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 ⑤.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一些新特点,反映工农
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 ⑥.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电视: 1958 年,北京电视台 ( 即中央电视台前身 ) 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
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电视技术( 如卫星传送) 的进步, 电视逐渐普及。 电视节目
越来越丰富多彩。
、互联网: ①. 报纸、播送、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 “ 网络媒介〞同样具有传
播信息的功能, 所以被称为 “ 第四媒介〞。 ②. 互联网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90 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行全球。 ③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二】
. 主要内容:
党的根本路线 ( 一个中心,两个根本点 ) :一百年不动摇
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判断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
主义。
方案和市场的关系: 方案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到达共同富裕。
开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 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