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的诊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7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的诊疗体会.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6/8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的诊疗体会.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支气管肺念珠菌病的诊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087-02
【摘要】目的讨论支气管肺个重要特点。支气管分泌物、胸水、血液或尿液等直接涂片或培养可查到念珠菌,但需要与正常定植菌或污染菌区分。
X线表现:胸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纹理增深,或呈弥漫性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部分可融合成低密度、均匀的大片云絮状阴影,边缘模糊,形态多变,发展迅速。病变大多位于中下肺野。一般不侵及肺尖部。部分病例伴胸膜改变。慢性病变呈纤维条索状阴影和代偿性肺气肿。

,因此,其临床表现常与其他疾病混杂或被掩盖。如合并肺结核时可出现肺尖部浸润阴影;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明显升高等。
,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病程中易合并念珠菌感染,且念珠菌感染的表现易被掩盖或忽视,因此,临床极易误诊。据报道,误诊率高达59%~100%。在结核治疗过程中合并念珠菌感染时可使病情恶化或反复,临床上常常被认为是结核病本身的变化如出现类赫氏反应、结核恶化、药物热或合并结核性支气管扩张,也常被误为合并一般细菌感染。
,有时可呈沿支气管纹理分布的索条状和小结节状阴影,易被误诊为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或淋巴管转移癌,或呈小片状模糊阴影,易与支原体肺炎混淆。
,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或慢性消耗性原发病基础上慢性发病,悄然无声,没有念珠菌感染的典型表现,却与原发病完全重叠,常常被忽视或认为是原发病转归减缓或治疗耐受,从而造成病程延长或迁延不愈。
2诊断和鉴别诊断
,特别是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下降的基础,结合X线表现;可考虑诊断,但病原学鉴定是确诊的依据。经环甲膜穿刺吸引或经纤支镜通过防污染毛刷采取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肺组织、胸水、血、尿或脑脊液直接涂片或培养出念珠菌,即可确诊。痰液直接涂片或培养出念珠菌并不能诊断为真菌病,因有10%~20%的正常人痰中可找到白色念珠菌。若有3%双氧水含漱3次,从深部咳出的痰连续3次培养出同一菌种的念珠菌,则有诊断参考价值。近年,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念珠菌抗原或抗体,同时测定甘露聚糖和抗甘露聚糖抗体,两项中有一项指标阳性作为诊断的标准,敏感性为
80%,特异性为93%,但是应用于临床仍须进一步评价。
、转移性肺癌、支原体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等相鉴别。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但可其X线表现有助于鉴别:肺念珠菌病为单侧或双侧低密度、均匀的大部融合的云絮状阴影。一般分布于肺的中下野,不侵犯肺尖部。此点可与部分浸润型肺结核相鉴别。而肺炎支原体肺炎常见于单侧节段或亚节段性肺部浸润,呈斑片状均匀模糊阴影,其病变以肺下叶,近肺门处,似为放射状分布为多见。肺部出现浸润病灶后,可在肺门的其他部位相继出现新鲜病灶的特征性线表现。而肺部转移性肺癌的X线表现为多发性或单发性的粟粒状、结节状、索条或网状纹理改变,其特点密度较高,边缘清楚,病变持续恶化,无缓解可能。由于肺癌、肺结核和肺心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可合并